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能仿生學(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張俊秋|責編:趙亞敏//高鳳春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7592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0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智能仿生學是一門將生物經過億萬年進化所逐漸形成的低功耗、高效率生物智能體系轉換為工程技術領域所需要的人工智慧系統的前沿交叉學科。智能仿生研究為科學技術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新理論和新方法。本書以智能仿生相關理論與技術為核心,從核心技術、性能表現、高效能與綠色可持續性等多個維度,系統闡述了智能仿生相較于傳統工程技術的非凡創新力與顯著優越性。本書共8章,從生物智能和人工智慧入手,重點介紹了智能仿生結構與材料、智能仿生感測、智能仿生原理及其在導航、演算法中的應用,同時涵蓋了相關領域內的基礎知識及國內外最新的研究進展,相信本書會引起讀者對於智能仿生學的廣泛興趣。
    本書內容豐富、結構清晰、術語規範,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仿生學、生物學、人工智慧、電腦科學與技術,以及工程技術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關領域科學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張俊秋|責編:趙亞敏//高鳳春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智能仿生學的定義、發展歷史及研究意義
    1.1.1  智能仿生學的定義
    1.1.2  智能仿生學的發展歷史
    1.1.3  智能仿生學的研究意義
  1.2  智能仿生學的基本原理
    1.2.1  智能適應原理
    1.2.2  智能優化原理
    1.2.3  智能集群原理
    1.2.4  智能決策原理
  1.3  智能仿生學的基本原則
    1.3.1  主動仿生原則
    1.3.2  綠色仿生原則
    1.3.3  可持續仿生原則
    1.3.4  最佳化仿生原則
  1.4  智能仿生交互技術
    1.4.1  虛擬現實技術
    1.4.2  增強現實技術
    1.4.3  混合現實技術
    1.4.4  貝葉斯網路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物智能
  2.1  動物的智能行為
    2.1.1  動物的智能偽裝行為
    2.1.2  動物的智能肢體再生行為
    2.1.3  動物的智能感知行為
  2.2  微生物智能
    2.2.1  極端環境微生物
    2.2.2  非極端環境微生物
  2.3  植物智能
    2.3.1  植物適應性智能行為
    2.3.2  典型植物智能行為實例
  2.4  生境智能
    2.4.1  生境穩定智能
    2.4.2  自然生態元素智能
    2.4.3  自然生態現象智能
    2.4.4  自然生態系統智能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工智慧
  3.1  人類智能與人工智慧
  3.2  人工智慧的定義與發展
    3.2.1  人工智慧的定義
    3.2.2  人工智慧的發展
  3.3  人工智慧的主要技術及應用
    3.3.1  深度學習
    3.3.2  機器學習
    3.3.3  電腦視覺

    3.3.4  自然語言處理
  3.4  人工智慧與智能仿生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智能仿生結構
  4.1  智能仿生結構概述
    4.1.1  智能仿生結構的定義
    4.1.2  智能仿生結構的設計思想
  4.2  智能仿生吸附結構
  4.3  智能仿生響應結構
  4.4  智能仿生變色結構
    4.4.1  變色龍變色原理
    4.4.2  變色龍啟發的智能仿生變色結構
  4.5  智能仿生溫控結構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智能仿生材料
  5.1  智能仿生驅動材料
    5.1.1  智能仿生電驅動材料
    5.1.2  智能仿生熱驅動材料
    5.1.3  智能仿生光碟機動材料
    5.1.4  智能仿生磁驅動材料
  5.2  智能仿生變色材料
  5.3  智能仿生變剛度材料
  5.4  智能仿生變彈性模量材料
  5.5  智能仿生形狀記憶材料
  5.6  智能仿生人工肌肉材料
  5.7  智能仿生自修復材料
  5.8  智能仿生剪切增稠材料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智能仿生感測
  6.1  智能仿生變阻感測器
    6.1.1  仿生變阻式感測器原理
    6.1.2  仿生裂紋結構提高變阻感測器性能
  6.2  智能仿生變容感測器
    6.2.1  仿生變容感測器原理
    6.2.2  仿荷葉微結構提高變容感測器性能
  6.3  智能仿生磁性感測器
    6.3.1  仿生磁性感測器原理
    6.3.2  仿纖毛結構提高磁性感測器性能
  6.4  智能仿生光導感測器
    6.4.1  仿生光導感測器原理
    6.4.2  仿皮膚結構提高光導感測器性能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智能仿生導航
  7.1  智能仿生導航概述
    7.1.1  導航
    7.1.2  智能仿生導航的含義

  7.2  仿生偏振光導航
    7.2.1  偏振光導航內涵
    7.2.2  偏振光導航基本原理
    7.2.3  昆蟲偏振光導航機理
    7.2.4  仿生偏振光導航感測器
  7.3  仿生磁場導航
    7.3.1  仿生磁場導航概述
    7.3.2  蝴蝶磁導航機理
    7.3.3  鴿子磁導航機理
    7.3.4  海龜磁導航機理
    7.3.5  仿生磁導航感測器
  7.4  仿生月光偏振導航
    7.4.1  月光偏振特性
    7.4.2  蜣螂月光偏振光導航機理
    7.4.3  仿生月光偏振羅盤
  7.5  仿生螞蟻雙重導航系統
    7.5.1  螞蟻雙重導航系統
    7.5.2  仿螞蟻導航感測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智能仿生演算法
  8.1  智能仿生演算法概述
  8.2  基於進化形式的仿生演算法
    8.2.1  遺傳演算法
    8.2.2  進化策略
    8.2.3  進化規劃
  8.3  基於生態學的仿生演算法
    8.3.1  入侵雜草優化演算法
    8.3.2  生物地理特徵優化演算法
  8.4  基於群體行為的仿生演算法
    8.4.1  粒子群演算法
    8.4.2  蟻群演算法
    8.4.3  人工魚群演算法
    8.4.4  其他演算法
  8.5  智能仿生演算法的工程應用
    8.5.1  司法、醫療安全應用
    8.5.2  人臉情緒識別應用
    8.5.3  圖像超解析度重建應用
    8.5.4  唇語解讀應用
    8.5.5  路徑規劃應用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