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思想中國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匡時大學通識課教材)

  • 作者:白振奎|責編:劉光本
  • 出版社:上海財大
  • ISBN:9787564245863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4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環境下應運而生,是面向上海財經大學匡時書院學生及全校學生通識選修課的教材。
    精心打造能夠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十大專題,各講題目依次為:第一講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思想,第二講一體同構、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第三講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第四講安民富民、惠民利民的民生思想,第五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第六講親仁善鄰、和合包容的天下思想,第七講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創新思想,第八講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道德追求,第九講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第十講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作者介紹
白振奎|責編:劉光本

目錄
第一講  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思想
  第一部分  大一統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大一統的表現層面
    (一)疆域一統
    (二)政治一統
    (三)思想一統
    (四)民族一統
  第二部分  大一統的優越性
    一、案例導入
    二、大一統的優越性
    (一)大一統政權有能力維護國家穩定
    (二)大一統國家形成了強大的國家治理能力
    (三)大一統政治有利於實現百姓的大面積身份平等
    (四)大一統政治有利於促進文化發展和科技進步
    課後思考題
第二講  一體同構、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
  第一部分  家國情懷的演變歷程
    一、案例導入
    二、家國情懷的演變歷程
    (一)家國情懷起源於氏族—部落—部族國家的發展歷程
    (二)家國情懷與儒家士大夫的倡導和踐行密不可分
    (三)家國情懷在民族危急時容易被激發
  第二部分  家國情懷的表現形式
    一、案例導入
    二、家國情懷的表現形式
    (一)家國情懷錶現為對土地的守護
    (二)家國情懷錶現為捍衛國家形象和民族尊嚴
    (三)家國情懷錶現為傳承民族文化
    課後思考題
第三講  民為邦本、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第一部分  德治特點概括
    一、案例導入
    二、德治特點概括
    (一)德治理念下的國家治理——以民為本
    (二)德治的心理學基礎是人性善
    (三)德治注重道德典範的示範性
    (四)德治注重道德教化
  第二部分  德治的具體內容分析
    一、案例導入
    二、德治的具體內容分析
    (一)安民富民
    (二)輕徭薄賦
    (三)荒政救助
    (四)輕刑緩刑
    (五)道德教化與移風易俗
    (六)王者無外與德化邊疆
    課後思考題
第四講  安民富民、惠民利民的民生思想
  第一部分  古代民生思想的主要表現

    一、案例導入
    二、古代民生思想的主要表現
    (一)養民保民思想
    (二)重農貴粟思想
    (三)均田與倉儲思想
  第二部分  中國古代的商業思想
    一、案例導入
    二、司馬遷與「看不見的手」
    三、明代中期以後的重商思想
    課後思考題
第五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
  第一部分  天人合一思想特點概括
    一、案例導入
    二、天人合一思想特點概括
    (一)天人合一思想與整體性認知方式
    (二)天人合一思想與共通性思維方式
    (三)天人合一思想與法自然的民族思維方式
  第二部分  天人合一與社會生活
    一、案例導入
    二、天人合一與社會生活
    (一)天人合一與農業生產
    (二)天人合一與生態環保
    (三)天人合一與斷獄刑罰
    (四)天人合一與養生順生
    課後思考題
第六講  親仁善鄰、和合包容的天下思想
  第一部分  天下思想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天下思想的表現層面
    (一)以和為貴
    (二)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三)和合包容
  第二部分  天下思想特點概括
    一、案例導入
    二、天下思想特點概括
    (一)天下思想是個人修身的自然延伸
    (二)天下思想注重講信修睦、以德懷遠
    課後思考題
第七講  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第一部分  創新精神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創新精神的表現層面
    (一)思想理念層面的創新
    (二)制度層面的創新
    (三)科學技術層面的創新
    (四)文學藝術層面的創新
    (五)模式創新
  第二部分  創新精神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特點
    一、案例導入
    二、創新精神所體現的民族文化特點

    (一)創新精神發源於生生不息的生命意志
    (二)創新精神彰顯了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三)創新精神負載了仁民愛物的厚德情懷
    課後思考題
第八講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道德追求
  第一部分  道德追求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道德追求的表現層面
    (一)道德追求與個體成長
    (二)道德追求與家庭教育
    (三)道德追求與家國情懷
  第二部分  道德追求的特點總結
    一、案例導入
    二、道德追求的特點總結
    (一)道德追求源於同情心
    (二)道德追求與自強不息緊密相連
    (三)道德完善與為政以德一脈相承
    課後思考題
第九講  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
  第一部分  中華美學追求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中華美學追求的表現層面
    (一)生氣灌注、氣韻生動
    (二)虛實相生、超越形似
    (三)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第二部分  中華美學追求的成因探尋
    一、案例導入
    二、中華美學追求的成因探尋
    (一)中華美學追求的哲學基礎是天人合一
    (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三)物我同一
    課後思考題
第十講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第一部分  文藝教化思想的表現層面
    一、案例導入
    二、文藝教化思想的表現層面
    (一)詩歌藝術與教化
    (二)文章藝術與教化
    (三)小說藝術與教化
    (四)戲曲藝術與教化
  第二部分  文藝教化思想的特點提煉
    一、案例導入
    二、文藝教化思想的特點提煉
    (一)教化文藝觀具有鮮明的功利色彩
    (二)教化文藝觀的功利色彩與審美追求相映成趣
    課後思考題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