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一期一會(王眾一33載輯刊文存)(精)

  • 作者:王眾一|責編:李界芳
  • 出版社:新星
  • ISBN:9787513355445
  • 出版日期:2025/04/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98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位國際傳播工作者的個人成長軌跡記錄
    一部對中日關係跨度三十年的關注與思考文集
    本書收入百余篇《人民中國》原總編輯王眾一所寫文章,涉及國際傳播、中日關係、翻譯實踐、以中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等諸多領域。全書不分體裁,以年代順序為坐標,使讀者得以一目瞭然地了解一位跨文化傳播媒體人從幼稚走向成熟、思考不斷深入的成長過程。這些文存也見證了三十多年來時代的滄桑巨變,中國不斷走向自信的歷程,中日關係的風雲變幻,以及兩國有識之士為促進人民友好、民心相通所作的思考與努力。

作者介紹
王眾一|責編:李界芳
    王眾一(1963—),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外語系畢業,獲碩士學位。現任日文月刊《人民中國》總編輯。曾以訪問學者身份在東京大學從事表象文化研究。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傳播、大眾文化、翻譯學實踐與理論等方面,特別對電影與傳播的關係、中日文化交流史等有較多關注,著有隨筆、評論與人物專訪等。近年嘗試以漢俳形式漢譯日本俳句、川柳,並從事漢俳創作。著有《日本韓國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形成》(外文出版社,2007)等,譯著有《日本電影100年》(三聯書店,2006)、《創新激情:一九八?年以後的日本電影》(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中國衣飾文化》(中國畫報出版社,2009)、《嚴復——中國近代探尋富國強兵的啟蒙思想家》(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等。

目錄
序/劉德有
自序
最新中國留學資訊之南京大學篇
座談會:中國青年記者眼中的日本
中日友好梅傳情
友好城市故事:蘇州、金澤兩古城結緣
導遊手冊上找不到的北京景點:國會街今昔
日本記者眼中的中國市場經濟
水墨繪中國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建築大師隈研吾專訪:時代待有新城出
與時代共進 創新求發展
21世紀的「日語風景」
京劇大師梅葆玖專訪:期待歌舞伎來華公演
大時代背景下的宮崎駿及其共同體想象
「電光影戲」百年風雲
未來之夢、懷舊之夢、幻滅之夢
「五點一線」構想拉動東北振興
原口純子:觀察日常生活細節 熱愛中國文化之美
百年風雨自由魂
語言、歷史、人生
21世紀日本紀錄電影的風景
恰逢其時的第十八屆世界翻譯大會
翻譯與多元文化在中國
跨文化傳播翻譯中接受障礙的克服
作為媒體的影視作品與時代意識和國家形象
70年代日本的社會運動與紀錄電影
世博會:國家形象形成的歷史性
共同思考21世紀的生活方式
對談:《人民中國》的數字化
上海世博會大阪參展執行委員會策劃橋爪紳也:讓我們一道弘揚亞洲價值觀
生存憂患中的共同體意識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理事長安藤裕康:通過文化交流深化兩國互信
以文化交流增進了解擴大互信
「不惑之年」中日民間外交再認識
探索中國文化有效傳播新路徑
築夢中國
中日新詞形成的特點以及新詞日譯的實踐
保持交流定力 推進相互理解
告別宮崎駿時代
與金田直次郎的相遇
民間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與跨文化傳播媒體的作用
日本媒體保守化軌跡分析
文物有靈,故人有情
中國民眾如何看日本
大時代需要講好小人物的故事
「杜丘」融入藍天
村山富市前首相:繼承歷史認識 維護和平憲法
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戰後70周年,應共同為亞洲和世界的發展做貢獻
中野良子:中日一起攜手渡過「相互理解」之河

與秦剛對談:源自孫悟空的想象力連接你和我
走進來的熊貓,走出去的悟空
「加油,熊本!加油,熊本熊!」
電影連接你和我
懷念吳建民大使
柔蠶老去應無憾 要見天孫織錦成
大野慶人:舞蹈——靈魂之舞的魅力
栗原小卷:見證中日文化交流的藝術常青藤
一個將生命獻給人民友好事業的人
五記歌舞伎
銀幕飄落的櫻雪
《白毛女》:見證人民友好 續寫不朽傳奇
百年內山雙城記 兩家三代續友誼
仁山智水續丹青:訪旅日藝術家王傳峰
阿童木攜手孫悟空的故事 手冢公司的中國情緣
百年嚴復與當今中國
追憶一個有良知有擔當的日本政治家
丁蔭楠:見證改革開放40年的傳記電影導演
電影交流與合作——拉近兩國人民心靈的有效途徑
為中日關係發展行穩致遠創造輿論環境
今日再憶松村謙三
?川陽平:互信構建合作 推動相互了解
野村萬作與野村萬齋北京狂言公演的成功與啟示
電影,作為傳遞心象風景的載體
為了下一個5年
仲代達矢:戲如人生,演戲就是做人
霍建起:用影像留住鄉愁
老華僑韓慶愈:平生唯盼祖國好,衣帶水間架虹橋
程永華:外交生涯40載見證祖國改革開放
知音知心結連理 相親相愛真情緣
跨越時空的傳奇與感動
180年中日關係的歷史啟示
手辦總動員——挑戰銀幕的村上隆
用漫畫創新形式講好中國故事
危急時刻,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國加油
文化要素重在分享互賞 詩俳漫畫傳遞人間真情
有待行穩致遠的青少年交流
相隔一衣帶水鄰邦的相互守望
后疫情時代民間外交建言
懷念良師益友江原規由
跨文化傳播與報道的策劃思維和翻譯策略
對外傳播與交往過程中的案例與思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人街探案3》:浮世奇觀與弦外之音
致敬永遠的老兵砂原惠
看點、借鑒與最大公約數
合璧、交融、夢匯五色環
山田洋次家庭題材電影所折射的日本社會演變
百年《故鄉》百年「路」
惜別與握手——跨越時空的《藤野先生》

座談會:以俳會友促友誼
茶禪一味 說理談道話茶禪
送別老安
《人民中國》:從創刊到見證中日邦交正常化
走出困境的解決之道:加強人文層面的交流互鑒
相遇
在國際上構建中國敘事須跳出「自說自話」的怪圈
緬懷大江健三郎先生堅守和平主義的精神
俳句與漢俳的越境、交流與互動
悲憫與睿智
專訪日本建築師青山周平:留住東方家園的溫馨
文化傳承發展 亟待高質國傳
通向現代化之路上文化主體性與文明互鑒的意義
跨世紀的奇緣
渡邊滿子專訪:相互信賴最重要 文化交流促理解
《福田赳夫評傳:尋求戰後日本的繁榮與安定》出版的意義
維護《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這座鐵橋
插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