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機械製造技術(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王帥//楊化林//付平|責編:李明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大
  • ISBN:9787560675152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8
人民幣:RMB 47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根據近年來機械製造技術、智能製造的發展以及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編寫。為反映現代製造技術的發展,本書在保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新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多用實例、圖、表等來表述,貫徹國家新的製圖標準,並在每章最後配有一定數量的習題,便於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全書內容共九章,即機械加工基礎、機械製造工藝的基本概念、工件的裝夾、機械加工精度、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工藝尺寸鏈的概念及計算、加工成本分析、生產調度及調度演算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機械製造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參加自學考試的考生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王帥//楊化林//付平|責編:李明

目錄
第一章  機械加工基礎
  第一節  切削與刀具
    一、切削運動與切削參數
    二、切削刀具
    三、切削過程及控制
    四、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二節  切削機床與切削工藝
    一、機床的分類與型號
    二、車床與車削工藝
    三、銑床與銑削工藝
    四、鑽、擴、鉸、鏜工藝
    五、刨、插、拉削加工
    六、磨削加工
    七、精密加工方法
    八、螺紋加工
    九、齒輪齒形加工
  第三節  常見表面加工方案選擇
    一、外圓面的加工
    二、孔的加工
    三、平面的加工
    四、成形面的加工
  習題
第二章  機械製造工藝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  工藝過程的組成
    一、工序
    二、工步
    三、走刀
    四、安裝
    五、工位
  第二節  生產綱領和生產類型
    一、生產綱領
    二、生產類型
  第三節  基準的概念及分類
    一、設計基準
    二、工藝基準
  第四節  誤差與加工誤差不等式
  習題
第三章  工件的裝夾
  第一節  工件裝夾概述
    一、裝夾方法
    二、裝夾誤差
  第二節  工件的定位原理
    一、定位的定義
    二、六點定位原理
    三、定位時的幾類狀況
  第三節  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選擇
    一、工件以平面定位
    二、工件以內孔定位
    三、工件以外圓定位
    四、其他定位方式與定位元件

  第四節  定位誤差的產生和計算
    一、定位誤差的概念及產生原因
    二、定位誤差的組成及計算方法
    三、典型表面定位誤差的計算
    四、組合表面定位
    五、減小定位誤差的措施
  第五節  工件的夾緊
    一、夾緊機構的組成及設計要求
    二、夾具的設計要求
    三、夾緊力的確定原則
    四、幾種典型夾緊機構
    五、夾緊動力裝置的介紹
  習題
第四章  機械加工精度
  第一節  概述
    一、加工精度
    二、加工誤差
    三、加工精度研究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加工精度的獲得方法
    一、尺寸精度的獲得方法
    二、形狀精度的獲得方法
    三、位置精度的獲得方法
  第三節  原理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一、理論誤差
    二、裝夾誤差
    三、調整誤差
  第四節  機床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一、主軸迴轉精度
    二、導軌的導向精度
    三、傳動鏈的傳動精度
  第五節  夾具、切削工具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一、夾具誤差
    二、切削工具誤差
  第六節  測量精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一、尺寸測量方法
    二、影響尺寸測量精度的主要因素
    三、保證尺寸測量精度的主要措施
  第七節  微量進給精度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一、微量進給方法及影響微量進給精度的因素
    二、提高微量進給精度的措施
  第八節  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其控制
    一、各種力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
    二、控制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零件加工精度影響的主要措施
    三、工藝系統剛度
  第九節  工藝系統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其控制
    一、工藝系統的熱源
    二、工藝系統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三、控制工藝系統熱變形的主要措施
  第十節  加工誤差的性質及統計分析方法
    一、加工誤差的性質

    二、分佈圖分析法
  第十一節  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一、減少原始誤差
    二、補償原始誤差
    三、轉移原始誤差
    四、均分原始誤差
    五、均化原始誤差
    六、就地加工法
  習題
第五章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第一節  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相關概念
    一、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含義
    二、機械加工表面質量的評定
  第二節  表面質量對零件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的影響
    一、表面質量對零件耐磨性的影響
    二、表面質量對零件抗腐蝕性的影響
    三、表面質量對零件疲勞強度的影響
    四、表面質量對零件之間配合性質的影響
  第三節  表面粗糙度的產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一、切削加工中的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措施
    二、磨削加工中的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措施
    三、表面波度
  第四節  表面物理力學性能的產生原因及改善措施
    一、表面層冷作硬化及其改善措施
    二、表層金屬的金相組織變化及其改善措施
    三、表面殘餘應力及其改善措施
    四、表面強化工藝
  第五節  機械加工中的振動及其控制措施
    一、機械加工中的振動及其分類
    二、自由振動
    三、強迫振動
    四、自激振動
  習題
第六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
  第一節  概述
    一、工藝規程的基本作用
    二、工藝規程的基本形式
    三、制定工藝規程的原始資料
    四、制定工藝規程的基本步驟
  第二節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一、工藝性的定義和作用
    二、毛坯工藝性
    三、切削工藝性
    四、技術要求工藝性
    五、結構工藝性的評價指標
  第三節  毛坯件的選擇
  第四節  定位基準的選擇
    一、粗基準的選擇原則
    二、精基準的選擇原則
  第五節  工藝路線的擬定

    一、加工方法的選擇
    二、加工階段的劃分
    三、加工順序的安排
    四、工序的集中與分散
  第六節  加工餘量及工序尺寸的確定
    一、加工餘量的概念
    二、入體原則和對稱原則
    三、通過工序尺寸計算工序余量
    四、確定工序余量
    五、通過工序余量計算工序尺寸
  第七節  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舉例
    一、對零件圖進行工藝分析
    二、選擇毛坯
    三、工藝過程設計
  習題
第七章  工藝尺寸鏈的概念及計算
  第一節  尺寸鏈概述
    一、尺寸鏈的定義和組成
    二、尺寸鏈的分類
    三、尺寸鏈的應用情況
  第二節  工藝尺寸鏈的計算方法
    一、尺寸鏈各環的基本尺寸計算
    二、極值法計算極限尺寸
    三、概率法計算極限尺寸
    四、工藝尺寸鏈的計算步驟
  第三節  工藝尺寸鏈的類型及計算
    一、基準不重合時的尺寸鏈
    二、多工序間形成的尺寸鏈
    三、表面處理時出現的尺寸鏈
    四、測量時的尺寸鏈
  習題
第八章  加工成本分析
  第一節  工藝過程的時間定額
  第二節  提高機械加工勞動生產率的技術措施
    一、縮減基本時間的工藝措施
    二、縮減輔助時間的工藝措施
    三、縮減準備終結時間的工藝措施
    四、實行多機看管
    五、進行高效和自動化加工
    六、成組技術
  第三節  工藝成本分析
    一、工藝成本的組成
    二、成本分析方法
  習題
第九章  生產調度及調度演算法
  第一節  生產調度問題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一、生產調度問題的基本概念
    二、生產調度問題的特點
  第二節  生產調度問題的分類
    一、按機器的種類和數量分類

    二、按工件到達車間的情況分類
    三、按目標函數的性質分類
    四、按目標函數的數目分類
    五、按參數的性質分類
  第三節  常用的生產調度模型
    一、單機調度
    二、平行機調度
    三、流水線調度
    四、單件調度
  第四節  生產調度的主要演算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