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1949-2016年水環境政策與白洋淀地區人水關係研究

  • 作者:張慧芝|責編:高原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78029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1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政府主導是新中國水環境治理的主要模式。本書以「水環境政策」「人水關係」為切入點,以京津冀協同、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腹地——白洋淀為研究對象,對1949—2016年水環境政策引導下,白洋淀流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行較為系統的梳理,對人水關係從傳統走向的現代過程、機制進行了實證研究,對其間治水得失進行了反思。本書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分界線,分上下篇,再以氣候變化、重大水環境政策和重要水利工程等為依據分為六章。

作者介紹
張慧芝|責編:高原
    張慧芝,河北井陘人,陝西師範大學博士,河北工業大學教授。近年來研究集中於中國環境政策、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解讀等。在《歷史地理論叢》《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宋代太原城址的遷移及其地理意義》等論文40余篇,已出版《歷史流域學論綱》等專著4部。

目錄
導言
上篇 走出傳統 毛澤東時代改造語境下白洋淀地區人水關係大變革(1949—1977)
  第一章 社會主義改造背景下白洋淀水環境治理轉變
    第一節 淀區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確立
    第二節 白洋淀自然特徵和主要水災害
    第三節 淀區生產定位與水環境相互作用
    第四節 1949—1957年社會背景與白洋淀流域水環境治理
    本章小結
  第二章 1958—1965年「大躍進」背景下白洋淀水環境的劇變
    第一節 白洋淀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根治海河與以白洋淀為中心的流域治水
    第三節 生產「大躍進」與白洋淀水環境綜合治理互動
    第四節 白洋淀流域對社會主義人水關係的實踐探索
    本章小結
  第三章 1966—1977年工農業生產發展與白洋淀區水環境的新問題
    第一節 白洋淀自然和人文要素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向淀底要糧」與白洋淀區水環境相互作用
    第三節 綜合治理白洋淀的十六字方針與流域水利工程
    第四節 重視工業污染與第一次綜合治理白洋淀水環境
    本章小結
下篇 面向世界 改革開放以來科學語境下人水關係調整(1978—2016)
  第四章 1978—1987年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與白洋淀水環境
    第一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白洋淀主要地理特徵
    第二節 改革開放與白洋淀水環境保護的轉折
    第三節 水環境變化與淀區傳統漁耕產業調整
    第四節 白洋淀流域綜合治理及對水環境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五章 1988—2000年白洋淀重新蓄水對產業和城鎮化的影響
    第一節 20世紀末白洋淀區的主要地理特徵
    第二節 中國步入依法治水新階段與白洋淀水環境治理
    第三節 1988年白洋淀重新蓄水與淀區社會經濟調整
    第四節 白洋淀水環境問題與再次綜合治理
    本章小結
  第六章 2001—2016年白洋淀區城鎮化提速與為構建和諧人水關係的努力
    第一節 新世紀白洋淀區主要地理特徵
    第二節 強化水資源保護與白洋淀產業結構再調整
    第三節 白洋淀基於生態系統的第四次綜合治理
    第四節 白洋淀水環境治理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
    本章小結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