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路翎全集(第4卷)(精)

  • 作者:路翎|編者:張業松|責編:方尚芩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77268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22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卷收入四部單行本中長篇小說。《飢餓的郭素娥》創作于1942年4月,以流浪女郭素娥的遭遇為中心,刻畫了戰爭和工業化背景下農村和廠礦社會的「擾動」,以及這擾動中體現的「人民底原始的強力,個性底積極解放」(路翎語),被胡風評價為「替新文學的主題開拓了疆土」的代表作。《蝸牛在荊棘上》改定於1942年冬,以一位被抽丁從軍的青年回鄉處理家庭糾紛為題材,同樣體現了抗戰對鄉村社會秩序的破壞和重組,被胡風譽為「少見的傑作」。《嘉陵江畔的傳奇》講述一組「善男信女」朝山拜佛過程中的矛盾衝突和人性錘煉,1946年5月4日完稿于「離開神聖的四川以前」,是路翎向旅居了8年多的重慶的告別之作。《燃燒的荒地》完稿于1948年5月1日,是路翎繼《財主底兒女們》之後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作品以嘉陵江畔的興隆場為背景,刻畫了由「幾十年來的社會動蕩培植起來的」兵痞、劣紳、佃農、新工人和勞動婦女等組成的動蕩不安的鄉鎮、碼頭和廠礦社會,是1940年代後期「國統區」社會面貌的生動畫卷。

作者介紹
路翎|編者:張業松|責編:方尚芩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興,筆名冰菱、烽嵩、未明等。中國作家協會第二、第四屆理事。祖籍安徽無為,生於江蘇蘇州。早年就讀於蓮花橋小學和江蘇省立江寧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后隨家經湖北漢川流亡入川,途中發表《一片血痕與淚跡》等散文。后就讀於合川的國立四川中學,參與組織哨兵文藝社,並任合川縣《大聲日報》文藝副刊《哨兵》編輯,開始發表小說。1940年起在經濟部礦冶研究所、中央政治學校圖書館等處任職。1946年回南京。1948年任教於中央大學。在此期間出版有短篇小說集《青春的祝福》《求愛》《在鐵煉中》,中篇小說《飢餓的郭素娥》《蝸牛在荊棘上》,長篇小說《財主底兒女們》《燃燒的荒地》,話劇《雲雀》等。1949年後曾先後任南京軍管會文藝處創作組組長、北京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創作組組長,后調入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創作室任專業作家。其間出版短篇小說集《平原》《朱桂花的故事》,話劇《迎著明天》《英雄母親》《祖國在前進》等。1952年赴朝鮮戰場採訪,發表小說《初雪》《窪地上的「戰役」》等,出版散文特寫集《板門店前線散記》。發表詩歌、散文、中短篇小說等多篇,去世后經家人和研究者整理,結集為《路翎晚年作品集》(1998)。另有《路翎小說選》等多種選集行世。

目錄
飢餓的郭素娥
蝸牛在荊棘上
嘉陵江畔的傳奇
燃燒的荒地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