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病毒學原理(病毒學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美)吳稚偉|責編:劉暢//韓書雲|總主編:王健偉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08547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6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病毒學原理》是一本全面介紹病毒學基礎與前沿進展的權威教科書,本書每章以知識圖譜為導引,涵蓋病毒的定義、分佈、起源與進化,回顧病毒學的發展歷史,探討病毒分類原則與方法,並延伸至朊粒等亞病毒領域。本書詳細解析了病毒基因組、衣殼、包膜等結構特徵,系統梳理病毒的感染過程、複製周期及多樣感染形式;深入探討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為病毒感染機制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此外,本書還全面論述了病毒病的流行病學、防控策略、診斷技術、藥物研發、疫苗應用及生物安全問題。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本書為讀者提供從基礎研究到應用轉化的全面指導。本書立足全球視野,不僅是學習病毒學的核心資源,更是啟發科研思維的重要參考書,為培養未來科研工作者與實踐者提供了寶貴支持。

作者介紹
編者:(美)吳稚偉|責編:劉暢//韓書雲|總主編:王健偉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章  病毒學緒論
  第一節  病毒與病毒學
      一、病毒的分佈
      二、病毒的起源與定義
      三、病毒學研究的目的
  第二節  病毒學的史前時期
      一、古代的病毒感染
      二、最早的疫苗
      三、傳染病病原學的確立
  第三節  病毒學的發展歷史
      一、病毒的發現時期
      二、病毒的化學和結構研究時期
      三、病毒的細胞水平研究時期
      四、病毒的分子水平研究時期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病毒的分類
  第一節  病毒分類的依據
  第二節  病毒分類的方法
      一、國際病毒分類法
      二、巴爾的摩分類法
  第三節  亞病毒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
  第一節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概述
      一、我國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現狀
      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過程
      三、病毒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四、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概述與其他章節的關聯關係
  第二節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及主要術語
      二、描述性研究
      三、隊列研究
      四、病例對照研究
      五、實驗性研究
      六、真實世界研究
      七、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八、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與其他章節的關聯關係
  第三節  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基線數據與建模
      一、基本概念和主要術語
      二、病毒性疾病基線數據
      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模型構建
      四、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基線數據與建模和其他章節的關聯關係
  第四節  病毒性疾病的監測與預警
      一、基本概念和主要術語

      二、監測與預警的目的和意義
      三、監測與預警方式
      四、監測與預警的建立和應用
      五、監測與預警機制的評估
      六、病毒性疾病的監測與預警和其他章節的關聯關係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病毒的形態與結構
  第一節  病毒基因組
      一、7類代表性病毒
      二、病毒基因組的結構
  第二節  病毒衣殼
      一、病毒衣殼蛋白
      二、病毒衣殼的對稱方式
  第三節  病毒包膜
      一、病毒包膜的組成
      二、病毒包膜中脂雙層的來源
      三、包膜糖蛋白
      四、基質蛋白
  第四節  病毒其他複雜結構
      一、毒粒?
      二、其他的病毒蛋白
      三、非基因組病毒核酸
      四、細胞大分子
  第五節  病毒的精細結構
      一、病毒衣殼的精細結構
      二、包膜病毒整體結構
      三、病毒生命周期中的生物大分子機器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病毒基因組的結構與編碼產物
  第一節  病毒基因組概述
      一、病毒遺傳物質的性質
      二、病毒核酸的分子形態
      三、病毒基因組大小
      四、病毒基因組結構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病毒基因組核酸類型
      一、雙鏈DNA基因組
      二、單鏈DNA基因組
      三、不完全雙鏈DNA基因組
      四、雙鏈RNA基因組
      五、單鏈RNA基因組
  第三節  病毒基因組中的特殊功能序列和組分
      一、末端序列和結構
      二、重複序列
      三、基因轉錄相關序列
      四、蛋白質翻譯調控序列
      五、包裝信號

      六、共價結合蛋白
  第四節  病毒基因組的編碼產物
      一、病毒蛋白
      二、病毒非編碼RNA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章  病毒受體與穿入、脫殼
  第一節  吸附
  第二節  病毒受體
      一、受體的種類
      二、受體的生物學功能
  第三節  病毒穿入
      一、膜融合
      二、膜穿孔
      三、內吞途徑
  第四節  病毒脫殼
      一、病毒入胞后的遞送
      二、病毒脫離內體的途徑
      三、脫殼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病毒的基因組轉錄和複製
  第一節  病毒基因組的轉錄與逆轉錄
      一、轉錄與逆轉錄概述
      二、DNA病毒的轉錄
      三、RNA病毒的轉錄
      四、病毒的逆轉錄
  第二節  病毒基因組的翻譯
  第三節  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一、雙鏈DNA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二、單鏈DNA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三、單負鏈RNA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四、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五、雙鏈RNA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六、雙鏈DNA逆轉錄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七、單鏈RNA逆轉錄病毒基因組的複製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病毒的組裝與釋放
  第一節  病毒的組裝
      一、病毒蛋白衣殼的組裝
      二、病毒基因組及其他核心成分的組裝
  第二節  病毒的成熟
      一、病毒蛋白的水解加工
      二、病毒包膜的獲得
  第三節  病毒的釋放
      一、無包膜病毒的釋放

      二、包膜病毒的釋放
      三、病毒在細胞間的傳播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病毒的進化
  第一節  病毒基因組概述
      一、病毒核酸的分類
      二、病毒基因組的大小
      三、病毒基因組編碼策略
  第二節  病毒的遺傳進化
      一、病毒基因組起源
      二、病毒進化理論
      三、病毒基因組進化機制
  第三節  病毒進化分析方法
      一、病毒基因組資料庫
      二、病毒基因組測序
      三、序列比對分析
      四、系統發育和進化分析
      五、病毒基因組的變異頻率分析
      六、病毒基因組重組/重配分析
  第四節  病毒跨宿主傳播與變異
      一、病毒與宿主基因共進化
      二、病毒變異與跨宿主感染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章  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
  第一節  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統的組成
      一、概述
      二、天然免疫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號轉導通路
      一、Toll樣受體及其介導的信號轉導
      二、RIG-Ⅰ樣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三、NOD樣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四、DNA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
  第三節  病毒的天然免疫逃逸機制
      一、抑制宿主基因的轉錄和mRNA的成熟
      二、抑制宿主基因的翻譯
      三、逃逸PRR的識別
      四、靶向干擾素產生信號通路
      五、抑制干擾素下游信號通路
      六、直接抑制干擾素誘導基因的抗病毒功能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病毒感染的RNA干擾
  第一節  RNA干擾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RNAi的基本通路
      一、siRNA通路

      二、miRNA通路
      三、piRNA通路
  第三節  RNAi通路的基本組分
      一、Dicer蛋白
      二、AGO蛋白
  第四節  病毒感染誘導的RNAi抗病毒免疫
      一、植物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二、線蟲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三、昆蟲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四、哺乳動物中病毒感染的RNAi抗病毒免疫
  第五節  RNA干擾與病毒逃逸免疫機制
      一、植物病毒VSR逃逸免疫機制
      二、昆蟲病毒VSR逃逸免疫機制
      三、哺乳動物病毒VSR逃逸免疫機制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適應性免疫
  第一節  病毒誘發的抗病毒適應性免疫
      一、概述
      二、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三、B細胞識別病毒抗原和活化
      四、T細胞識別病毒抗原和活化
      五、B細胞和T細胞的效應功能
      六、B細胞和T細胞的記憶
  第二節  病毒逃逸適應性免疫機制
      一、概述
      二、病毒逃逸體液(B細胞)免疫反應
      三、病毒逃逸細胞(T細胞)免疫反應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病毒的急性感染
  第一節  病毒急性感染的類型
      一、顯性感染和隱性感染
      二、局部感染和系統感染
      三、增殖性感染和頓挫感染
  第二節  病毒的傳播途徑
      一、水平傳播
      二、垂直傳播
  第三節  病毒急性感染的致病機制
      一、病毒直接誘導的損傷
      二、病毒誘導的免疫病理損傷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病毒的持續性感染
  第一節  病毒持續性感染的類型
      一、慢性感染
      二、潛伏感染

      三、慢病毒感染
  第二節  病毒持續性感染的形成機制
      一、病毒因素
      二、宿主因素
  第三節  病毒持續性感染的致病機制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與腫瘤
  第一節  腫瘤的基本特徵
      一、惡性腫瘤細胞的標誌性特徵
      二、腫瘤微環境
      三、人類腫瘤病毒納入標準
  第二節  RNA病毒與腫瘤
      一、丙型肝炎病毒
      二、人類嗜T細胞病毒1型
  第三節  DNA病毒與腫瘤
      一、EB病毒
      二、人乳頭瘤病毒
      三、乙型肝炎病毒
      四、人類皰疹病毒8型
  第四節  病毒致癌機制
      一、病毒癌基因誘導細胞惡性轉化
      二、病毒或其成分導致宿主細胞信號通路的變化
      三、病毒或其成分導致宿主細胞基因組不穩定
      四、病毒影響宿主免疫反應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朊粒
  第一節  朊粒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朊粒的發現
  第二節  朊粒的結構及特點
      一、基因組特徵
      二、形態與結構
      三、增殖機制
      四、培養特性
      五、抵抗力
  第三節  朊粒的感染途徑
      一、朊粒病的基本概念
      二、朊粒病的基本類型
      三、傳染源
      四、傳播途徑
      五、易感宿主
  第四節  朊粒的致病性
      一、主要的動物朊粒病
      二、主要的人類朊粒病
  第五節  朊粒的微生物學檢查
      一、PrPSc檢測

      二、生物標誌物檢測
      三、基因分析
  第六節  朊粒病的防治原則
      一、預防措施
      二、治療進展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病原學診斷
  第一節  標本採集與送檢的原則
      一、標本採集時間
      二、標本種類與部位
      三、標本處理、保存和送檢
      四、血清學診斷標本
  第二節  病毒感染的診斷技術
      一、病毒形態學檢查
      二、病毒抗體檢測
      三、病毒抗原檢測
      四、病毒核酸檢測
      五、病毒的分離培養與鑒定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病毒疫苗
  第一節  疫苗的基本概念
      一、疫苗的定義
      二、疫苗的組成成分
      三、疫苗的作用過程
  第二節  病毒疫苗的歷史
      一、疫苗的研究與發展
      二、疫苗佐劑發展簡史
  第三節  病毒疫苗的分類
      一、病毒減毒活疫苗
      二、病毒滅活疫苗
      三、亞單位疫苗
      四、合成?疫苗
      五、重組病毒載體疫苗
      六、核酸疫苗
  第四節  病毒疫苗的製備
      一、減毒活疫苗的製備
      二、病毒滅活疫苗的製備
      三、亞單位疫苗的製備
      四、重組病毒載體疫苗的製備
      五、合成?疫苗的製備
      六、核酸疫苗的製備
  第五節  新興技術與病毒性疫苗
      一、反向疫苗學
      二、合成生物學與疫苗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抗病毒藥物
  第一節  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歷史及現狀
      一、抗病毒藥物的發展史
      二、抗病毒藥物研發存在的問題及舉措
  第二節  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制
      一、阻止病毒入侵宿主細胞
      二、抑制病毒基因組核酸複製
      三、抑制病毒基因組轉錄
      四、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與成熟、轉運
      五、誘導機體產生抗病毒物質
  第三節  抗病毒抗體藥物
      一、抗病毒抗體藥物的作用原理
      二、抗病毒抗體藥物的製備和篩選
      三、抗病毒抗體藥物的工程化成藥過程
  第四節  代表性抗病毒藥物
      一、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
      二、抗HIV藥物—齊多夫定
      三、抗皰疹病毒藥物—阿昔洛韋
      四、抗肝炎藥物—干擾素
      五、抗病毒抗體藥物
      六、多?藥物
      七、核酸藥物
  第五節  病毒的耐葯與應對
      一、病毒的耐葯機制
      二、應對措施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章  病毒載體與病毒療法
  第一節  基本概念與主要術語
      一、反向遺傳學
      二、病毒載體
      三、複製缺陷型病毒
      四、複製型病毒
      五、溶瘤病毒
      六、病毒療法
      七、基因治療
  第二節  常見病毒載體
      一、逆轉錄病毒載體
      二、慢病毒載體
      三、腺病毒載體
      四、腺相關病毒載體
  第三節  溶瘤病毒
      一、溶瘤腺病毒
      二、溶瘤單純皰疹病毒
      三、溶瘤痘苗病毒
      四、溶瘤新城疫病毒
      五、溶瘤麻疹病毒
      六、溶瘤呼腸孤病毒

  第四節  噬菌體療法
      一、噬菌體療法的特點
      二、噬菌體療法的優勢
      三、噬菌體療法有待解決的問題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十一章  病毒與生物安全
  第一節  病毒與生物安全事件
      一、病毒相關的典型生物安全事件
      二、生物安全的意義
  第二節  我國生物安全的法制化管理
      一、發展過程
      二、納入我國生物安全法制化管理的活動
      三、病毒學領域的生物安全
      四、我國生物安全相關法律法規
  第三節  病毒學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一、氣溶膠及其產生原因
      二、主要術語和定義
      三、生物安全實驗室原理和等級
      四、開展病毒學實驗所需的實驗室級別
      五、P3、P4實驗室相關介紹網址
      六、病毒學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事項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