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研究/董仲舒與儒學研究大系

  • 作者:白立強|責編:柯亞莉
  • 出版社:燕山大學
  • ISBN:978757610783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0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天人關係是董仲舒思想的基調。基於中國傳統思維全面發掘董子天人關係境域國家治理思想資源各個面向,包括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範疇、基本要求、主要內容、基本目標、價值取向以及當代價值等。其中,王道政治乃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主旨。董子國家治理思想各個面向構成了一個體系。研究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諸多範疇、面向基本內涵及其相互關係,一則在深度與廣度上豐富、拓展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理論,二則天人關係境域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包含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理論,其國家治理思想尤有價值。

作者介紹
白立強|責編:柯亞莉
    白立強,法學博士,衡水學院董子學院副教授,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衡水學院董仲舒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董仲舒儒家思想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社會兼職有:中國實學研究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董仲舒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北省儒學會常務理事等。參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與一般項目,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級項目多項。在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目錄
第一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中國傳統思維與董仲舒哲學思維方式
    一、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基本意涵
    二、董仲舒學說思維方式及其特質
    三、董仲舒哲學思維方式的人文意義
  第二節  類比思維境域董仲舒天人關係思想
    一、類比思維中董仲舒天人關係內涵
    二、董仲舒天人際與為一思想之價值
  第三節  董仲舒天人關係思想主旨
    一、天人際與中的「元」生機制
    二、誠:天人際與的關鍵點
第二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相應律則
    一、天道大義:國家治理的治道之源與基本原則
    二、奉天法古:國家治理之指導思想
    三、應天改制:國家治理的客觀要求
  第二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之核心
    一、董仲舒「大一統」思想淵源
    二、「元本」境域「大一統」意涵
    三、董仲舒「大一統」的文化深蘊
第三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之王道政治
  第一節  董仲舒王道內涵及其品質
    一、董仲舒「三才模式」中的王道意蘊
    二、董仲舒「王道三綱」的基本內涵
    三、「元」機之域董仲舒「王天下」圖式
  第二節  董仲舒王道制式中的天性君子
    一、董仲舒王道君子論內在旨歸
    二、董仲舒君子「天性」論之端機
    三、天元統攝下君子人格的王道內蘊
  第三節  董仲舒王道政治內在要求
    一、王道政治之人文度制
    二、王道政治之天道君王
    三、王道政治之倫理秩序
第四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之要義
  第一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基本要求
    一、「崇尚三本」的具體內容
    二、「崇尚三本」的內在意涵
    三、「崇尚三本」的應然取向
  第二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具體法要
    一、察事明辨:董仲舒國家治理法要的微觀旨意
    二、明分成化:董仲舒國家治理法要的中觀意指
    三、天元本正:董仲舒國家治理法要的宏觀要旨
  第三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一統」與「更化」:董仲舒國家治理之政治律則
    二、「調均」與「不爭利業」:董仲舒國家治理之經濟要求
    三、「推明孔氏」與「五常之道」:董仲舒國家治理之文化導向
    四、「君子德風」與「德主刑輔」:董仲舒國家治理之教化思想
    五、「明別人倫」與「為天下治」:董仲舒國家治理之制度建設
    六、「量材授官」與「錄德定位」:董仲舒國家治理之官吏選任
第五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體系與價值取向

  第一節  董仲舒的國家治理思想體系
    一、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主要面向
    二、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諸面向之相互關係
    三、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體系性建構
  第二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天道信仰與王道情懷
    一、天道及其特性
    二、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天道信仰
    三、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王道情懷
  第三節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目標與理想價值
    一、天道、王道以及治道的相互關係
    二、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基本目標
    三、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價值取向
第六章  董仲舒國家治理思想的當代價值
  第一節  董仲舒天學意蘊中的王道思想之價值
    一、董仲舒天之多重意涵及其指向
    二、董仲舒王道思想之終極根據及其價值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