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我的阿爾茨海默母親

  • 作者:(日)齋藤正彥|責編:李佳騏|譯者:童楨清
  • 出版社:天津人民
  • ISBN:9787201208459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6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份關於生命逝去過程的珍貴記錄。
    在寧靜如日本電影的敘述中深入思考生命與死亡。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母親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她所記錄下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母親過世后,作為痴呆症專家的兒子齋藤正彥翻開了她的日記,希望去探尋母親是如何看待和感受世界的,同時從精神醫學的角度去分析母親患病後的經歷。
    這是一份寧靜、感人的生活記錄,也是一次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新探索。

作者介紹
(日)齋藤正彥|責編:李佳騏|譯者:童楨清
    齋藤正彥,1952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精神保健指定醫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老年期痴呆症的醫療、護理,以及與高齡者思維能力、行為能力相關的司法判斷。曾先後擔任都立松澤醫院精神科醫師、東京大學醫學部精神醫學教室講師、青梅慶友醫院副院長等職位,2012年就任都立松澤醫院院長,2021年後為同醫院名譽院長。

目錄
前言
母親的人生
  母親的雙親
  母親出生,五歲時生母離世
  十二歲,失去父親
  二十二歲,二哥在西伯利亞離世
  二十四歲,結婚 二十八歲,長女夭折
  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身為丈夫的妻子
  六十四歲,丈夫離世,前往蒙古掃墓,之後的生活
母親的日記和生活
  第一階段 六十七—七十五歲
  母親迎來遲到的青春,而衰老的腳步聲卻越來越近
  六十七歲(1991年)
  「為了不把包弄丟,我把它緊緊抱住」
  六十八—七十五歲(1992—1999年)
  人生集大成與臨終囑托
  六十八歲(1992年)
  1點28分 孫子出生,52.5cm 3.694kg
  六十九歲(1993年)
  「微風拂過,藤花輕搖」
  七十歲(1994年)
  前往蒙古掃墓
  七十一歲(1995年)
  「原來老人是這樣的存在」
  七十二歲 (1996年)
  「忘記銅鑼燒的震驚」
  七十三歲(1997年)
  耶路撒冷之旅
  七十四歲(1998年)
  「關於我葬禮的安排,照舊夾在老地方」
  七十五歲(1999年)
  義大利旅行 「平平安安地過完這一年」
第二階段 七十六—七十九歲
  走向四分五裂的生活,對抗認知功能的衰退
  七十六歲(2000年)
  結成屋糾紛 「我要保重身心,一定不能痴呆」
  七十七歲(2001年)
  「我嫌麻煩,乾脆做個湯泡飯」
  七十八歲(2002年)
  「我想住進東京的養老院」
  七十九歲(2003年)
  「我覺得自己真可悲,想快點消失」
第三階段 八十—八十四歲
  被衰老蹂躪的每一天,深陷自我崩塌的恐懼
  八十歲(2004年)
  「想到自己會這麼傻下去……」
  八十一歲(2005年)
  「這一天終於到了嗎?」
  八十二歲(2006年)
  我是不是就要徹底痴呆了 「振作起來!玲子!」

  八十三歲(2007年)
  「我好像傻了……我傻了!!」
  八十四歲 (2008年)
  「我的癥狀一天比一天嚴重,我好害怕」
第四階段 八十五—八十七歲
  母親後來的生活
  八十五歲(2009年)
  「電話打太多,挨罵了」
  八十六—八十七歲(2010—2011年)
  「長久以來,謝謝」
  八十六歲(2010年)
  「我都跟你說了我很痛苦!!」
  八十六歲(2011年1—4月)
  「快想想辦法吧!」
  八十七歲(2011年5月)
  「請保重身體」
痴呆症是什麼
  阿爾茨海默型痴呆症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型痴呆症患者猛增的現象背後
  研發出根治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是可能的嗎?
  重看母親的診斷
  母親的人生之旅
後記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