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蒙古高原草原科學(精)

  • 作者:編者:侯向陽//王育青|責編:羅靜//田明霞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11226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940
人民幣:RMB 4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由近70位中國草原科學家和蒙古國草原科學家聯合編寫完成的。本書將蒙古高原作為完整的地理單元,整合探究蒙古高原草原的變化和發展,系統梳理過去60多年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進展。內容全面覆蓋蒙古高原草原研究的主要領域,包括草原氣候、土壤、動植物區系、草原植被類型與地理分佈、草原資源、飼用植物資源評價及利用、草原退化與草原治理、草原災害監測預警及防控、草原畜牧業等自然科學領域,也包括草原管理政策和草原文化等社會文化領域。
    本書反映了蒙古高原草原科學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對豐富和促進我國及歐亞地區草原與生態環境科學研究及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書可供科研、生產及高等院校農業、牧業、草業、土壤、氣候、環境及經濟等領域的廣大師生和科技人員參考應用。

作者介紹
編者:侯向陽//王育青|責編:羅靜//田明霞

目錄
第一篇  蒙古高原區域氣候背景與時空變化
  第一章  蒙古高原氣候及其變化的歷史回溯
    第一節  關於蒙古高原氣候認識和研究的回溯
    第二節  中國關於蒙古高原氣候研究的歷史回溯
  第二章  蒙古高原氣候特徵及其變化時空格局
    第一節  蒙古國氣候規律及變化
    第二節  內蒙古區域氣候規律及變化
  第三章  氣候變化對草原的影響與研究熱點
    第一節  氣候變化對草原生態系統的影響
    第二節  草原牧區氣候變化研究熱點問題展望
  參考文獻
第二篇  蒙古高原土壤
  第四章  土壤形成條件與分佈特點
    第一節  地理與地貌
    第二節  蒙古高原的成土母質
    第三節  蒙古高原主要土壤形成過程的特點
    第四節  土壤類型與分佈
  第五章  地帶性土壤類型
    第一節  鈣層土綱
    第二節  乾旱土綱
    第三節  漠土土綱
    第四節  淋溶土綱與半淋溶土綱
  第六章  非地帶性土壤類型與分佈
    第一節  風沙土等初育土
    第二節  半水成土綱與水成土綱
    第三節  高山土綱
    第四節  鹽鹼土綱、灌淤土
  第七章  蒙古國主要土壤類型特徵
    第一節  黑鈣土
    第二節  山地草甸土
    第三節  平原地區的栗鈣土
    第四節  山地栗鈣土
    第五節  草甸化沼澤土壤
    第六節  鹽漬土壤
    第七節  半荒漠的棕色土(棕鈣土)
  第八章  土壤理化性質
    第一節  土壤化學性質
    第二節  土壤物理性狀
  第九章  土壤利用與保護
    第一節  耕地及其保護
    第二節  森林土壤
    第三節  草原土壤
  參考文獻
第三篇  蒙古高原動植物區系
  第十章  蒙古高原植物區系
    第一節  蒙古高原植物區系的起源和發展史
    第二節  蒙古高原維管植物的研究概況
    第三節  蒙古高原維管植物的基本特徵
  第十一章  蒙古高原動物區系
    第一節  內蒙古哺乳動物(嚙齒動物除外)的生態分佈

    第二節  內蒙古嚙齒動物區系
    第三節  內蒙古的昆蟲
    第四節  蒙古國哺乳動物的生態分佈
    第五節  蒙古國的昆蟲
  參考文獻
第四篇  蒙古高原草原植被類型與地理分佈
  第十二章  蒙古高原植被地帶研究概述
    第一節  蒙古高原(中國)植被地帶研究概述
    第二節  蒙古高原(蒙古國)植被、放牧場和打草場研究概況
  第十三章  蒙古高原(中國)植被類型及地理分佈
    第一節  中溫帶東部草原地帶(ⅥAi)
    第二節  暖溫帶東部草原地帶(ⅥAii)
    第三節  西部草原亞區域(ⅥB)
  第十四章  蒙古高原(蒙古國)植被類型及地理分佈
    第一節  高山帶
    第二節  山地泰加林帶
    第三節  山地森林草原(山地草原)帶
    第四節  草原帶
    第五節  荒漠草場區
    第六節  荒漠帶
    第七節  非植被帶草甸草場
    第八節  沙地草場
  參考文獻
第五篇  蒙古高原草原資源
  第十五章  蒙古高原草原資源概況
    第一節  蒙古高原草原資源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蒙古高原草原資源的特點
    第三節  蒙古高原草原資源的功能
  第十六章  蒙古高原草原分類
    第一節  內蒙古草原分類概況
    第二節  內蒙古草原分類原則與系統
    第三節  蒙古國草原分類概況
  第十七章  草原類的基本特徵
  第十八章  草原型的基本特徵
  第十九章  內蒙古草原資源評價
    第一節  產草量評價
    第二節  草原質量評價
    第三節  草原營養評價
    第四節  草原載畜量評價
  第二十章  蒙古國草原資源評價
    第一節  天然草地的分佈、產草量評價
    第二節  放牧場牧草營養價值評價
  參考文獻
第六篇  蒙古高原飼用植物資源評價及利用
  第二十一章  蒙古高原飼用植物資源
    第一節  蒙古高原飼用植物研究的回顧
    第二節  蒙古高原飼用植物資源概況
    第三節  蒙古高原飼用植物的評價與利用
    第四節  牧草種質資源的保護
  參考文獻

第七篇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與草原治理
  第二十二章  草原退化的概念和評價體系、理論研究綜述
    第一節  草原退化的概念
    第二節  草地退化的表徵
    第三節  草地退化的評價體系
    第四節  退化過程和機制的基本理論
  第二十三章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歷史和成因
    第一節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的歷史分析
    第二節  土地墾殖與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第三節  放牧與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第四節  氣候變化與蒙古高原草原退化
    第五節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的其他影響因素
  第二十四章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類型與分佈
    第一節  蒙古高原天然草原類型與分佈
    第二節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等級劃分
    第三節  蒙古高原草原群落退化演替特徵
  第二十五章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理論、技術與模式研究
    第一節  退化草原恢復理論
    第二節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技術的篩選及其特點
    第三節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治理案例實踐
  第二十六章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合理利用、管理及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草原利用歷史與現狀
    第二節  蒙古高原草原退化與草畜平衡
    第三節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可持續生態管理
    第四節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可持續管理模式
    第五節  蒙古高原退化草原生產潛力的可持續生態管理
  參考文獻
第八篇  蒙古高原草原災害監測預警及防控
  第二十七章  蒙古高原自然災害類型及其發生概況
    第一節  蒙古高原自然災害類型
    第二節  蒙古高原草原自然災害類型及分佈狀況
    第三節  蒙古高原草原受災特徵
  第二十八章  蒙古高原草原災害
    第一節  蒙古高原草原旱災
    第二節  蒙古高原草原雪災
    第三節  蒙古高原草原風沙災害
    第四節  蒙古高原草原火災
    第五節  蒙古國雷電災情
    第六節  蒙古國洪水災害
    第七節  蒙古高原草原鼠害
    第八節  蒙古高原草原蟲害
  參考文獻
第九篇  蒙古高原草原畜牧業
  第二十九章  草原「五畜」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草原「五畜」的歷史背景及分佈
    第二節  畜群結構與近代蒙古族遊牧經濟
    第三節  草原「五畜」的生態功能
    第四節  草原「五畜」的品種現狀與畜牧業經濟
  第三十章  牲畜選擇養殖(選育)
    第一節  現有牲畜品種資源

    第二節  畜種遺傳資源保護
    第三節  草原「五畜」品種選育及改良發展沿革與成就
    第四節  畜牧業品種資源的保護、發展與利用
  第三十一章  畜牧放牧傳統及現狀
    第一節  以放牧為主的傳統草地畜牧業
    第二節  畜牧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第三十二章  牲畜健康養殖及疫病預防的措施
    第一節  牲畜健康養殖
    第二節  牲畜疫病防控措施
  第三十三章  畜牧業管理和市場營銷
    第一節  蒙古高原畜牧業市場特徵
    第二節  草原畜牧業經濟管理
    第三節  草原畜牧業市場營銷策略
  參考文獻
第十篇  蒙古高原草原管理政策
  第三十四章  蒙古高原中國草原管理政策部分
    第一節  草地資源及其對畜牧業的重要性
    第二節  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草場管理政策
    第三節  市場經濟時期的草場管理政策
  第三十五章  蒙古國草原管理政策
    第一節  草原對蒙古國的重要性及其利用傳統
    第二節  蒙古國草原管理政策演變
  參考文獻
第十一篇  蒙古高原草原文化
  第三十六章  蒙古高原草原植物蒙名命名
    第一節  以形似命名植物蒙名
    第二節  以植物體內含物命名植物蒙名
    第三節  以動物命名植物蒙名
    第四節  借外來語蒙古化命名植物蒙名
  第三十七章  蒙古文化對國際植物、動物命名的貢獻
    第一節  蒙古文化對國際植物命名的貢獻
    第二節  蒙古文化對國際動物命名的貢獻
  第三十八章  蒙古民族利用草原植物資源的傳統文化
    第一節  食用植物傳統文化
    第二節  飲用植物傳統文化
    第三節  藥用植物傳統文化
    第四節  飼用植物傳統文化
    第五節  植物崇拜傳統文化
  第三十九章  蒙古高原及其毗鄰地區植物地名文化
    第一節  察爾森地名文化
    第二節  烏里雅斯太地名文化
    第三節  恰克圖地名文化
    第四節  哈日干吐地名文化
  第四十章  蒙古民族草地利用的傳統文化
    第一節  輪牧文化
    第二節  刈草文化
    第三節  補播牧草文化
    第四節  敖特爾文化
  第四十一章  文獻典籍中的蒙古民族草原文化
    第一節  《蒙古秘史》中的草原文化

    第二節  《蒙古畜牧業訓令》中的草原文化
    第三節  《蒙古人民共和國放牧地和刈草地的飼用植物》中的草原文化
    第四節  「蒙古民族植物學」中的草原文化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