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士林悲歌(漫話儒林外史)/中華文脈

  • 作者:陳文新//陳慶//潘志剛|責編:張岩//黃然然|總主編:王戰營
  • 出版社:河南人民
  • ISBN:9787215137394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1
人民幣:RMB 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者基於對我國著名的古典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的文本分析和對其獨特思想內核的深入探究,借助漫談的形式,以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心靈世界為切入口,通過對《儒林外史》所反映的科舉時代「名士」眾生相的描摹和對《儒林外史》視閾下的科舉敘事的觀照,圍繞讀者感興趣的11個方面,全面講述了科舉制度下士人歷史使命與道義理想、獨立人格的博弈與矛盾。本書研究視角開闊,打破文學作品解讀的條框,語言通俗生動,既為讀者閱讀《儒林外史》一書提供了導讀範本,也有助於人們系統了解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產生及影響、文人學子的生存狀態,進一步走進其內心深處。

作者介紹
陳文新//陳慶//潘志剛|責編:張岩//黃然然|總主編:王戰營

目錄
引言
章一  從個人關切到社會關懷
  吳敬梓詩文中瀰漫著科舉失利的挫折感
  「詞科」反思:從個人關切到社會關懷
  《儒林外史》集中表達了吳敬梓的社會關懷
章二  明清科舉的命題與閱卷
  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看院試閱卷
  鄉試與院試的考查重點不同
  會元選拔中的房師、座師及其閱卷特點
章三  明前期科舉:從歷史到小說
  《儒林外史》中的明初科舉與歷史參照
  成化至正德年問的重要科舉史實
  成化至正德年間科舉敘事的三個特點
  從童生到舉人:功名路上的喜劇和悲劇
章四  明後期科舉:從歷史到小說
  嘉靖、隆慶年間的重要科舉史實
  嘉靖、隆慶年間的科舉敘事
  八股文鼎盛期的魯小姐和馬二先生
  萬曆以降的科舉敘述與歷史參照
章五  《儒林外史》視野下的科舉功名
  功名與人品
  功名與風水
  功名與「揣摩」
章六  科舉時代的中流砥柱
  虞博士以「養家活口」為人生第一要務
  庄紹光「高尚其志」而又平凡無奇
  虞育德、庄紹光既是哲人,也是詩人
  賢人風範與名士風流
章七  科舉時代的「名士」眾生相
  故為矯激之行以調侃流俗
  杜慎卿的成名之道
  「借幽雅以博榮名」
  權勿用的怪誕
  斗方名士之「酸」
  「呆名士」之「呆」
章八  不合時宜的俠客夢和青樓夢
  婁家兩位公子的養士夢
  鳳四老爹仗義行俠的意義何在
  沈瓊枝一味負氣鬥狠為哪般
  青樓佳人聘娘的素養與白日夢
  天真的「名士」被青樓名妓涮了一把
章九  《儒林外史》的九種筆法
  以詩情畫意入小說
  以遊記筆法寫南京風物
  用正筆直筆寫「書中第一人」
  用直接心理描寫揭示「禮賢下士」的表演意味
  「三顧茅廬」的戲擬與解構
  局內人視角與生活的原生態
  局內人的相互攻訐與諷刺效果
  拆謊的技巧

  意味深長的對比
章十  假如吳敬梓遇見曹雪芹,他會怎麼說
  吳敬梓如何評價曹雪芹的創作理念
  吳敬梓如何看待賈寶玉
  吳敬梓如何看待林黛玉
章十一  假如曹雪芹遇見吳敬梓,他會怎麼說
  曹雪芹如何看待吳敬梓的創作理念
  曹雪芹如何看待虞博士
  曹雪芹如何看待聘娘
結束語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