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貢獻測度與長效機制)

  • 作者:朱德全|責編:翟金明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69436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1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以文化生態理論、系統貧困理論、人力素質貧困理論、治理理論、貧困文化理論、產教融合理論、一般系統論等為理論基礎,構建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體系。本書遵循「現狀著手—問題反思—理論構建」的研究思路,綜合運用質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在理論研究上,將民族地區「職業教育之振興」與「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置於同一分析框架,以職業院校這一中間組織環節切入研究,拓展了研究的學術空間,改進了研究範式;在實證研究上,深入西南六省幾十個民族縣開展田野考察,探索建立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貢獻測度模型等,有效促進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相關教育決策的科學化。

作者介紹
朱德全|責編:翟金明
    朱德全,1966年生,四川南充人,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巴渝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人民政府「322重點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重慶市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學術委員、重慶市教育評估研究會理事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級項目近20項;在《教育研究》、《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學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獨著《處方教學設計原理》、《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等專著,編寫《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等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3部。獲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發展脈絡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源流與展望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發展的歷史演進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發展變革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未來圖景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發展政策的歷史流變與時代主題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政策的歷史流變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政策的流變邏輯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政策的時代主題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元研究——基於CNKI的文獻計量與知識圖譜分析
    一、數據來源與分析方法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研究的基礎與現狀分析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研究的已有成就及未來展望
第二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理論邏輯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理論分析框架和思路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理論分析框架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多重理論邏輯的分析思路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的教育邏輯
    一、「人的發展」: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教育價值
    二、「人的五種狀態」: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的內在耦合
    三、「五維一體」: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價值路向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經濟邏輯
    一、向真:民族地區職業教育促進鄉村經濟結構進化的作用區度
    二、向善: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引領鄉村經濟倫理變遷的協同演進理路
    三、向美: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形塑鄉村經濟生態環境的牽引路向
  第四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邏輯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價值
    二、城鄉融合與共生: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路向
  第五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文化邏輯
    一、文化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文化品格追尋
    二、文化表徵: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文化體系
    三、文化場域: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文化共生的分析框架
  第六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邏輯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彰顯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技術邏輯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價值旨歸
  第七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制度邏輯
    一、多重制度邏輯的分析框架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多重制度邏輯與理想秩序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多重制度邏輯的現實衝突
    四、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多重制度邏輯的未來路向
第三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邏輯框架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起點邏輯
    一、民族地區鄉村主導產業發展需要職業教育的經濟應對
    二、民族地區鄉村文化特色培育需要職業教育的文化創生
    三、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人力提升需要職業教育的人才培育
    四、民族地區鄉村生態治理需要職業教育的生態涵養
    五、民族地區鄉村基層組織健全需要職業教育的融合治理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價值邏輯
    一、經濟價值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催生鄉村產業興旺
    二、文化價值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三、教育價值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培育鄉村人才供給
    四、生態價值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協同鄉村環境共生
    五、治理價值邏輯: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助推鄉村組織振興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邏輯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框架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機制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路向
第四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貢獻測度——基於C-D生產函數的測算分析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貢獻測度模型建立
    一、研究設計
    二、文獻綜述
    三、模型構建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測度
    一、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指標權重的確定
    二、職業教育水平測評結果的分析
  第三節  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水平測度
    一、鄉村振興發展指數權重的確定
    二、鄉村振興測評結果的分析
  第四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貢獻率測算
    一、模型設定與檢驗
    二、貢獻率測算
    三、測算結果討論
    四、結論與建議
第五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樣態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分析框架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影響因素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功能價值
    三、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框架構建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概覽
    一、結構層:職業教育涉農人才培養的供需調整
    二、功能層:涉農職業教育跟進鄉村產業的動態磨合
    三、價值層:鄉村職教人才紮根鄉土的理念博弈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向
    一、供給與需求的結構耦合:搭建職業教育對接鄉村振興的「信息塔」」
    二、產業與職教的功能融合:拓寬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空間域」
    三、「為農」與「離農」的價值契合:內生職業教育引領鄉村振興的「動力源」
第六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融合行動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融合模式
    一、以專業鏈助推產業鏈整合,實現農村「六產融合」
    二、以教學空間銜接地理空間,打通鄉村振興場域界限
    三、開發多元的職業培訓公共產品,助推鄉村振興主體融合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行動實踐
    一、以縣域職教中心為龍頭,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二、以鎮域政校企合作為手段,提升職業教育農村治理能力
    三、以村域駐村幹部為支點,借助職業院校的力量定點幫扶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反思
    一、產業鏈條規劃不清晰,縣—鎮—村產業耦合力度不足

    二、職業院校間以獨立服務為主,教育資源缺乏集聚性
    6三、鄉村振興主體間利益鏈脆弱,未形成利益「共同體」
  第四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融合模式的優化建議
    一、鼓勵職業院校參與產業規劃,打造民族片區產業集群
    二、加強職業院校間的多邊聯動,建立職教鄉村振興聯盟
    42三、創建利益聯結,營造鄉村振興主體聯動的綠色生態
第七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第一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的分析框架
    一、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的分析框架構建理據
    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的分析框架闡釋
  第二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長效動力機制
    一、「內需力」:民族地區職業院校「生存」訴求
    二、「外驅力」:村、政、企「人才」追求
    三、「內外複合力」:校、村、政、企「自身價值提升」自覺
  第三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三維互嵌耦合運行機制
    一、主體維度:「政企校農」四方聯動,引發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空間關聯效應
    二、實體維度:產業「培育—穩固—升級」立體推進,消解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特色阻隔
    三、空間維度:「空間結構」整體優化,破除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空間脫嵌壁壘」
  第四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協同保障機制
    一、生源保障:優化民族地區鄉村創業就業環境,刺激返鄉入鄉人員技術技能學習需求
    二、資源保障:構建資源配置優化機制,促進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化
    三、能力保障:強化民族地區職業院校產教融合能力,提升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質量
  第五節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三跨」式內外融合四在機制
    一、教師跨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自系統」重組融合
    二、區域跨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他系統」延伸融合
    三、組織跨界: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的「超系統」滲透融合
第八章  民族地區職業教育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第一節  「大規模」對接「高質量」: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新型發展戰略
  第二節  院校對接區域: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戰略
  第三節  城市對接鄉鎮: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統籌發展戰略
  第四節  中職對接高職:民族地區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
  第五節  專業對接產業:民族地區現代職業教育專業群建設戰略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