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態教育理論體系的構建及實施研究

  • 作者:楊順華//韓雪麗//楊海瀕//萬超|責編:殷亞平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7593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4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生態文明與生態教育、教育的本真與生態教育的關係、理性主義對教育的影響、非理性主義與教育生態價值的回歸、建構主義對生態教育的意義,還對高校生態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對傳統教育與生態教育進行了比較,對高校生態教育案例進行了具體、細緻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校生態教育實施策略。

作者介紹
楊順華//韓雪麗//楊海瀕//萬超|責編:殷亞平
    楊順華,女,1968年生,江蘇鎮江人。江蘇大學財經學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盈餘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研究對象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創新之處
第2章  生態文明與生態教育
  2.1  生態文明
    2.1.1  何謂生態
    2.1.2  何謂文明
    2.1.3  生態文明的背景、概念和內涵
  2.2  生態教育
    2.2.1  生態教育的概念和內涵
    2.2.2  生態學對生態教育的啟迪
  2.3  生態文明和生態教育的關係
第3章  教育的本真及與生態教育的關係
  3.1  教育的概念、分類、要素及內涵
    3.1.1  教育的概念
    3.1.2  教育的分類及要素
    3.1.3  教育的內涵
  3.2  教育基本價值構成
  3.3  教育生態價值觀
  3.4  實現教育生態價值觀的路徑
    3.4.1  確立生態價值在教育價值構成中的核心地位
    3.4.2  理順個性與社會性的關係
    3.4.3  協調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
  3.5  教育的本真與生態教育的關係
第4章  理性主義及對教育的影響
  4.1  理性主義的發生
    4.1.1  走出神話認知的引路人:泰勒斯及其米利都學派
    4.1.2  知識理性的奠基者:畢達哥拉斯
    4.1.3  赫拉克利特及其辯證法
    4.1.4  巴門尼德與形而上學
    4.1.5  原子論的創始者:留基波和德謨克里特
    4.1.6  道德理性的推廣者:蘇格拉底
    4.1.7  柏拉圖及其理念論
    4.1.8  希臘理性主義的高峰: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
  4.2  理性主義的發展
    4.2.1  經驗認識論
    4.2.2  唯理認識論
  4.3  理性主義的成熟:康德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4.3.1  康德的認識論
    4.3.2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4.4  理性主義對教育的影響
    4.4.1  賦予教育以目的、意義和靈魂
    4.4.2  賦予教育以內容
    4.4.3  賦予教育以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第5章  非理性主義與教育生態價值的回歸
  5.1  理性主義面臨的危機
    5.1.1  理性主義存在的局限
    5.1.2  理性主義的局限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5.1.3  理性主義的局限對教育造成的負面影響
  5.2  非理性主義的崛起、主要觀點及價值
    5.2.1  現代科學和新興學科的興盛與非理性主義的崛起
    5.2.2  非理性主義的主要觀點
    5.2.3  非理性主義的主要價值及意義
  5.3  教育生態價值的回歸
第6章  建構主義及對生態教育的意義
  6.1  建構主義
    6.1.1  建構主義的緣起
    6.1.2  建構主義理論基礎
    6.1.3  建構主義教學觀
    6.1.4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6.2  建構主義之於生態教育的意義
第7章  高校生態教育現狀分析
  7.1  調查問卷設計依據
  7.2  以高校教師為調查對象
    7.2.1  高校教師基本信息分析
    7.2.2  教師視角下高校生態教育現狀調查分析
  7.3  以高校學生為調查對象
    7.3.1  高校學生基本信息分析
    7.3.2  學生視角下高校生態教育現狀調查分析
第8章  傳統教育與生態教育比較研究
  8.1  認識論差異
    8.1.1  傳統教育認識論
    8.1.2  生態教育認識論
  8.2  知識觀差異
    8.2.1  傳統教育知識觀
    8.2.2  生態教育知識觀
  8.3  教育主體差異
    8.3.1  傳統教育主體
    8.3.2  生態教育主體
  8.4  思維方式差異
    8.4.1  傳統教育思維方式
    8.4.2  生態教育思維方式
  8.5  教育重心差異
    8.5.1  傳統教育重心
    8.5.2  生態教育重心
  8.6  評價方式差異
    8.6.1  傳統教育的評價方式
    8.6.2  生態教育的評價方式
第9章  高校生態教育案例研究
  9.1  財務會計生態教學案例
    9.1.1  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特點及教學現狀
    9.1.2  財務會計教學設計及過程探究
    9.1.3  「生態教育」的實現效果評價
    9.1.4  結語

  9.2  財務管理生態教學案例
    9.2.1  財務管理教學內容的特點及教學現狀
    9.2.2  財務管理教學設計
    9.2.3  財務管理教學過程探究
    9.2.4  教學效果分析
  9.3  審計生態教學案例
    9.3.1  審計課程教學特點及現狀
    9.3.2  審計生態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
    9.3.3  結語
  9.4  金融生態教學案例
    9.4.1  金融教學特點及教學現狀
    9.4.2  金融教學與生態教育融合的重難點
    9.4.3  金融課程教學案例設計
    9.4.4  教學效果分析
第10章  高校生態教育實施策略研究
  10.1  創新教育理念,明確生態教育發展方向
  10.2  構建新型師生關係,奠定生態教育基礎
  10.3  創設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激發生態教育活力
  10.4  注重因材施教,提升生態教育品質
  10.5  強化活動意義,開發生態教育綜合育人功能
  10.6  促進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融合,豐富生態教育內涵
  10.7  運用多元評價方式,賦能生態教育高質量發展
  10.8  大力推進數字化教學,實現生態教育現代化轉型
結束語
附錄: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