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逃離城市的喧囂,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吧,這裡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有趣的故事!看哪,蚊蟲在空中飛舞,間或光著腳丫在雪地上亂跑;候鳥張開翅膀,又開始了艱險的遠征;樹林的空地上,兩隻駝鹿正在決鬥,撞得腦袋都起包啦!森林里的故事多得說不完,快拿起一本《森林報》看看吧,森林里發生的新鮮事都在上面寫著呢!
作者介紹
(蘇)維塔里·比安基|責編:矯黎?//李冬|譯者:王國亮
維塔里·比安基(1894—1959)是前蘇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動物學家。
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會熱愛大自然。1894年,比安基出生在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俄國知名的生物學家。從小,比安基就跟隨父親上山打獵,跟家人到郊外、鄉村或海邊去住。在那裡,父親教會他怎樣觀察、積累和記錄大自然的全部印象,例如怎樣根據飛行的模樣識別鳥兒,根據腳印識別野獸……這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更使他深深地愛上了大自然。他決心用自己的筆將這幅神奇、美麗的畫卷描繪出來,這便是他創作自然文學的初衷。
比安基在30余年的創作生涯中,寫過大量科普作品、小說和童話,其中,《森林報》是他最傑出的代表作。除此之外,《少年哥倫布》《寫在雪地上的書》《無所不知的兔子》《小老鼠比克流浪記》《大山貓歷險記》等同樣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1959年,比安基因腦溢血逝世。
比安基曾坦言自己創作大自然文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傳遞愛,引導孩子熱愛大自然,善待動物。只有這樣,熱愛祖國的人才能在大自然中發現大大小小的奧秘並將它們一一揭示出來,從而給予人們享用不盡的樂趣。作為前蘇聯大自然文學最傑出的代表,維塔里·比安基被譽為「發現森林的第一人」。
目錄
《森林報.春》
致讀者
本報第一位駐森林記者
森林年
森林歷
No.1 冬眠蘇醒月(春一月)
一年:太陽在12個月內譜寫的樂章
喜迎新春!
林中逸聞
來自森林的第一封電報
新春降生的第一隻蛋
雪地里的兔寶寶
率先開放的花兒
春天的偽裝
過冬的客人
森林雪崩
濕漉漉的?室
奇異的「茸毛花」
四季常青的森林
白嘴鴉和鷂鷹
來自森林的第二封電報
城市要聞
閣樓人家
麻雀的恐慌
無精打採的蒼蠅
蒼蠅,小心流浪漢!
曬太陽的迎春蟲
列斯諾伊觀察站
為椋鳥修建住宅
群蚊亂舞
最先出現的蝴蝶
公園中
新造的森林
春之花
漂浮過來的動物
款冬
空中喇叭聲
慶祝會通行證
來自森林的第三封電報(急電)
春潮湧動
農場紀事
農場新聞 / 攔截春水
100個新生兒
喬遷新居的馬鈴薯
綠色要聞
援助「饑民」
狩獵
獵捕求偶的鷸鳥
松雞的戀愛場
森林大劇場 / 黑琴雞的求愛場
祖國各地無線電大串聯!
呼叫!呼叫!
北極回電!
中亞細亞回電!
遠東回電!
西烏克蘭回電!
苔原亞馬爾半島回電!
新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回電!
外貝加爾草原回電!
高加索山區回電!
海洋回電!北冰洋回電!
黑海回電!
?海回電!
波羅的海回電!
中亞細亞沙漠回電!
打靶場
第一場競賽
通告:急征住房
No.2 候鳥回鄉月(春二月)
一年:太陽在12個月內譜寫的樂章
候鳥的返鄉之旅
佩戴腳環的鳥兒
林中逸聞
泥濘時節
積雪下的漿果
歡度佳節的昆蟲
柔荑花序
?蛇的日光浴
蟻窩微動
水塘中
森林里的環衛工
白色寒鴉
罕見的小獸
飛禽傳信
春潮泛濫
遭殃的兔子
坐船的松鼠
鳥兒也受災了
意外的獵物
殘留的冰塊
大江、小河和湖泊
冬天的魚兒忙些啥
垂釣好運!
林間大戰
農場紀事
農場造林運動
農場新聞 / 一座新城市
馬鈴薯歡度佳節
古怪的坑
剪指甲
農忙時節
古怪的嫩芽
飛行的小魚
城市要聞
植樹周
樹種儲蓄箱
果園和公園
奇特的七星蟲
街頭生活
城裡的海鷗
搭飛機的有翅乘客
陽光雪
咕——咕
基特的故事
我的十次觀察經歷
狩獵
去馬爾基佐瓦湖獵野鴨 / 在集市上
在馬爾基佐瓦湖裡
奸細母野鴨和白袍隱身人
水上小屋
誘獵天鵝
屠殺
翌日
打靶場
第二場競賽
通告
《森林報》「火眼金睛」大比拼啟事
No.3 歡歌曼舞月(春三月)
一年:太陽在12個月內譜寫的樂章
愉快的五月
林中逸聞
森林樂團
旅客
田野中的聲音
魚之歌
天然房頂
森林里的夜晚
嬉戲和舞姿
最後到來的鳥群
秧雞徒步行千里
哭與笑
松鼠吃肉
我們的蘭花
尋找漿果
這是哪種甲蟲
燕窩
白腹鷂的窩
林間大戰(續前)
農場紀事
大人的小幫手
新森林
農場新聞 / 逆風幫忙
今天頭一次
綿羊脫掉了皮大衣
媽媽在哪裡?
牲口群壯大了
重要的日子
新生活農場
幫幫六條腿的朋友
城市要聞
列寧格勒的駝鹿
說人話的鳥兒
海上來客
試飛
路過城郊
有生命的雲
列寧格勒州新出現的野獸
歐鼴
蝙蝠的回聲探測器
給風力定級
狩獵
坐船進入汛期的茫茫水域
放誘餌
打靶場
第三場競賽
通告
場景和音樂
「火眼金睛」大比拼
打靶場答案
第一場競賽
第二場競賽
第三場競賽
「火眼金睛」大比拼答案及解釋
第一場測試
第二次測試
基特的故事釋疑
我的十次觀察經歷
……
《森林報.夏》
《森林報.秋》
《森林報.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