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技術(戰略性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蔣翠清//曹傑//胡小建//楊善林|責編:丁昕禎//王芳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75539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2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是一類滿足智能製造活動和智能服務需求的綜合性複雜信息系統。本書從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構成和開發技術兩個維度,系統介紹智能製造信息平台基本概念,平台構成,平台規劃、分析、設計、實現、測試、安全技術,以及未來展望。本書的特點:一方面緊跟產業發展前沿,選擇典型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案例幵以數字化資源形式呈現,充分反映領域最新進展;另一方面從我國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發展實際出發,融匯產學共識,凸顯平台賦能,力圖反映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中國特色。
    全書共8章。第1章主要介紹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演化過程;第2章主要介紹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構成和主要功能;第3?7章主要介紹智能製造信息平台規劃技術、分析技術、設計技術、實現技術和測試技術;第8章主要介紹智能製造信息平台安全技術。總結與展望部分對全書進行了總結與展望,探索了基於大模型的人機協同信息平台開發新範式、新機遇以及面臨的新挑戰。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智能製造、信息系統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學習信息平台開發知識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智能製造、信息系統領域從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蔣翠清//曹傑//胡小建//楊善林|責編:丁昕禎//王芳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本章概要
  1.1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
    1.1.1  信息技術驅動的製造智能化轉型
    1.1.2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概念
    1.1.3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功能
    1.1.4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特點
    1.1.5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價值
    1.1.6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發展過程
  1.2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技術架構
    1.2.1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總體技術架構
    1.2.2  邊緣層
    1.2.3  基礎設施層
    1.2.4  製造平台層
    1.2.5  製造服務層
  1.3  基於智能製造信息平台的智能製造新模式
    1.3.1  大規模個性化定製製造模式
    1.3.2  網路協同製造模式
    1.3.3  社會化協同製造模式
    1.3.4  服務型製造模式
  1.4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構成與開發技術.
    1.4.1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構成
    1.4.2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開發技術
    1.4.3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開發方法
    1.4.4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開發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構成
  本章概要
  2.1  概述
  2.2  智能產品信息平台
    2.2.1  智能產品信息平台概念
    2.2.2  智能產品信息平台功能
    2.2.3  智能產品信息平台結構
  2.3  研發生產運維信息平台
    2.3.1  研發生產運維信息平台概念
    2.3.2  研發生產運維信息平台功能
    2.3.3  研發生產運維信息平台結構
  2.4  智能製造工廠信息平台
    2.4.1  智能製造工廠信息平台概念
    2.4.2  智能製造工廠信息平台功能
    2.4.3  智能製造工廠信息平台結構
  2.5  智能製造供應鏈信息平台
    2.5.1  智能製造供應鏈信息平台概念
    2.5.2  智能製造供應鏈信息平台功能
    2.5.3  智能製造供應鏈信息平台結構
  2.6  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信息平台

    2.6.1  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信息平台概念
    2.6.2  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信息平台功能
    2.6.3  智能製造產業生態信息平台結構
  2.7  智能製造信息網路平台
    2.7.1  智能製造信息網路平台概念
    2.7.2  智能製造信息網路平台功能
    2.7.3  智能製造信息網路平台結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信息平台規劃技術
  本章概要
  3.1  概述
    3.1.1  信息平台規劃概念和內容
    3.1.2  信息平台規劃目標、特點和組織
  3.2  信息平台規劃方法
    3.2.1  戰略目標集轉化法
    3.2.2  企業系統規劃法
    3.2.3  關鍵成功因素法
    3.2.4  價值鏈分析法
  3.3  信息平台總體架構規劃
    3.3.1  企業架構
    3.3.2  信息平台業務架構
    3.3.3  信息平台數據架構
    3.3.4  信息平台應用架構
    3.3.5  信息平台技術架構
    3.3.6  ArchiMate架構建模工具
  3.4  信息平台功能結構規劃
    3.4.1  平台化信息系統
    3.4.2  信息平檯子系統劃分
    3.4.3  信息平台模塊規劃
  3.5  信息平台技術體系規劃
    3.5.1  信息平台技術特徵
    3.5.2  信息平台技術棧及相關產品
    3.5.3  信息平台技術棧選型
  3.6  信息平台運行管理規劃
    3.6.1  信息平台運營管理方式
    3.6.2  信息平台數據治理方法
    3.6.3  信息平台維護與升級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信息平台分析技術
  本章概要
  4.1  概述
    4.1.1  需求類型
    4.1.2  需求工程
    4.1.3  需求分析建模
  4.2  需求建模技術
    4.2.1  需求獲取方法

    4.2.2  用例分析
    4.2.3  用例圖分析
    4.2.4  業務過程分析
  4.3  過程建模技術
    4.3.1  過程建模概述
    4.3.2  數據流圖
    4.3.3  數據字典
    4.3.4  過程描述
  4.4  數據建模技術
    4.4.1  數據建模概述
    4.4.2  實體關係圖
  4.5  對象建模技術
    4.5.1  面向對象分析
    4.5.2  靜態建模方法
    4.5.3  類圖
    4.5.4  對象圖
  4.6  行為建模技術
    4.6.1  動態建模方法
    4.6.2  序列圖
    4.6.3  通信圖
    4.6.4  狀態圖
    4.6.5  活動圖
  4.7  需求規格說明編寫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信息平台設計技術
  本章概要
  5.1  概述
    5.1.1  信息平台設計的原則
    5.1.2  信息平台設計的內容
    5.1.3  信息平台設計的方法
  5.2  應用架構設計
    5.2.1  分層應用架構
    5.2.2  MVC架構
    5.2.3  面向服務的架構
  5.3  表現層設計
    5.3.1  輸入輸出設計
    5.3.2  用戶界面設計
    5.3.3  軟體介面設計
  5.4  業務邏輯層設計
    5.4.1  結構化的業務邏輯層設計
    5.4.2  面向對象的業務邏輯層設計
    5.4.3  面向服務的業務邏輯層設計
  5.5  數據訪問層設計
    5.5.1  關係資料庫設計
    5.5.2  對象關係映射設計
    5.5.3  NoSQL資料庫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信息平台實現技術
  本章概要
  6.1  概述
    6.1.1  信息平台實現技術的演化歷程
    6.1.2  信息平台實現的原則
    6.1.3  信息平台實現技術痛點與挑戰
  6.2  信息平台實現框架技術
    6.2.1  面向服務架構
    6.2.2  微服務架構
    6.2.3  中台式架構
    6.2.4  混合雲架構
  6.3  信息平台實現方法
    6.3.1  結構化方法
    6.3.2  面向對象方法
    6.3.3  原型化方法
    6.3.4  敏捷式方法
    6.3.5  DevOps方法
  6.4  信息平台編程技術
    6.4.1  編程環境與語言
    6.4.2  前端開發技術
    6.4.3  後端開發技術
    6.4.4  大數據集成與檢索
  6.5  信息平台安裝切換維護技術
    6.5.1  信息平台安裝技術
    6.5.2  信息平台切換技術
    6.5.3  信息平台維護技術
  6.6  智能製造信息平台實現案例
    6.6.1  金恆科技信息平台框架技術分析
    6.6.2  金恆科技信息平台實現方法分析
    6.6.3  金恆科技信息平台編碼技術分析
    6.6.4  金恆科技信息平台安裝、切換、維護技術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信息平台測試技術
  本章概要
  7.1  概述
    7.1.1  信息平台測試定義
    7.1.2  信息平台測試模型
    7.1.3  信息平台測試分類
  7.2  信息平台測試方法
    7.2.1  單元測試
    7.2.2  集成測試
    7.2.3  系統測試
    7.2.4  專項測試
  7.3  信息平台測試自動化
    7.3.1  測試自動化概述
    7.3.2  測試自動化原理
    7.3.3  平台測試自動化設施

  7.4  信息平台智能化測試
    7.4.1  智能化驅動測試
    7.4.2  智能化持續集成測試
  7.5  信息平台測試管理
    7.5.1  測試需求與計劃
    7.5.2  用例設計與維護
    7.5.3  測試執行與評估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實驗資源
  參考文獻
第8章  信息平台安全技術
  本章概要
  8.1  概述
    8.1.1  發展歷程
    8.1.2  主要安全技術
  8.2  信息平台安全的威脅與風險
    8.2.1  DDoS攻擊
    8.2.2  惡意代碼攻擊
    8.2.3  黑客攻擊
    8.2.4  數據投毒
    8.2.5  對抗樣本攻擊
    8.2.6  預訓練模型安全風險
  8.3  信息平台安全的防護技術
    8.3.1  數字加密演算法
    8.3.2  訪問控制技術
    8.3.3  防火牆技術
    8.3.4  虛擬專用網路
    8.3.5  身份認證
  8.4  信息平台安全的檢測技術
    8.4.1  入侵檢測技術
    8.4.2  蜜罐技術
    8.4.3  消息摘要
    8.4.4  數字簽名
  8.5  信息平台安全的響應技術
    8.5.1  系統隔離
    8.5.2  入侵防禦
    8.5.3  應用保護技術
  8.6  信息平台安全的恢復技術
    8.6.1  雙機熱備技術
    8.6.2  數據容錯技術
    8.6.3  操作系統恢復技術
  8.7  信息平台安全體系
    8.7.1  OSI安全體系
    8.7.2  安全等級保護
    8.7.3  資料庫系統安全
    8.7.4  操作系統安全
    8.7.5  通信安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總結與展望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