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註冊 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十五講(第2版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新文科系列教材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點立項建設教材)

  • 作者:編者:洪治綱|責編:陳麗勛|總主編:肖瑞峰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8746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95
人民幣:RMB 4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是由浙江省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經過認真商定確定的大學本科及碩士通用專業教材。在編排思路上,本教材遵循歷史發展的主要脈絡,根據不同思潮出現的歷史時段,形成一個以時間為主軸、兼及不同思潮交叉影響的有機整體。每種文學思潮的闡述,分為文化背景、思潮發展過程、思潮主要特點、文學史意義與局限等,將代表性作家創作融入其中進行實證性分析,側重思想價值、社會變遷、民族文化、審美追求等人文素養方面的解析。課後附有思考題及必要的文獻研究成果索引,與線上慕課形成配套,供學生深化學習之用。

作者介紹
編者:洪治綱|責編:陳麗勛|總主編:肖瑞峰

目錄
第一講 什麼是文學思潮
  一、文學思潮的概念
  二、文學思潮的特點
  三、文學思潮的相關問題
第二講 一元化的革命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一、背景:第一次文代會
  二、自上而下,以「破」求「立」
  三、中國當代文學制度的建構
  四、意義與局限
第三講 反右派鬥爭與「左」傾化文學思潮
  一、背景:「雙百方針」的提出
  二、文藝界的反右派鬥爭
  三、新民歌運動與文藝創作的「左」傾化
  四、意義與局限
第四講 「朦朧詩」群與啟蒙主義思潮
  一、背景:「文革」時期的民間詩歌
  二、「朦朧詩」的爭論與啟蒙主義文學思潮的凸顯
  三、「朦朧詩」群的啟蒙主義文學思潮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五講 文學主體性與啟蒙主義思潮的深化
  一、背景:「人」的覺醒與聚焦
  二、「文學主體性」的提出及其論爭過程
  三、文學主體性的啟蒙主義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六講 文化尋根與現代主義思潮
  一、背景:拉美爆炸文學的啟示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尋根之旅
  三、「尋根文學」的現代主義思潮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七講 文體革命與先鋒文學思潮
  一、背景:西方現代主義的湧入
  二、「怎麼寫」的形式突圍
  三、先鋒文學思潮的審美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八講 新歷史小說與新歷史主義思潮
  一、背景:個體化認知的覺醒
  二、新歷史小說的發展階段
  三、新歷史主義思潮的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九講 新寫實小說與日常生活審美化思潮
  一、背景:社會與文學結構的變化
  二、重返生活現場的新寫實小說
  三、「日常生活審美化」思潮的內涵與特點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講 反抗精神侏儒化的人文主義思潮
  一、背景:知識精英的思想退化
  二、人文精神大討論的過程
  三、人文精神大討論的內在訴求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一講 聚焦式寫作與新現實主義文學思潮

  一、背景:轉型時期的社會變化
  二、新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三個階段
  三、新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特質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二講 性別體驗與女性主義寫作思潮
  一、背景:性別意識的覺醒
  二、女性主義寫作思潮的三個階段
  三、女性主義寫作思潮的主要特點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三講 「個人化寫作」與自由主義思潮
  一、背景:多元價值觀念的蔓延
  二、「個人化寫作」中的自由與媚俗
  三、自由主義文學思潮的主要特徵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四講 「80后」寫作與青年「亞文化」思潮
  一、背景:社會結構的內在轉型
  二、代際衝突與青年「亞文化」文學思潮的凸顯
  三、青年「亞文化」文學思潮的主要特徵
  四、意義與局限
第十五講 網路文學與類型化寫作思潮
  一、背景:信息時代的網路文化
  二、類型化寫作思潮的發展過程
  三、類型化寫作思潮的主要特徵
  四、意義與局限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