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諸子學纂要(精)/專題史研究文庫

  • 作者:蔣伯潛|責編:葉芳//何丹
  • 出版社:崇文書局
  • ISBN:9787540377472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諸子學纂要》為「專題史研究文庫」中的一種,是著名學者蔣伯潛先生的先秦學術研究代表作,纂述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小說家等人物及學說。先考述諸子生平事跡;再撮述各人各家學說要點,如人性論、政治觀、教育觀等;再論各家著作,如儒家的《大學》《中庸》《孝經》,道家的《老子》《列子》《關尹子》,雜家的《呂氏春秋》。書中還簡要論述了何為諸子學,諸子何以勃興于周秦之際,諸子與五官之關係,諸子的衰落及其因緣,前人評各家之長短等。是一部富有創見的諸子學史。

作者介紹
蔣伯潛|責編:葉芳//何丹

目錄
緒論一 何為「諸子學」
緒論二 諸子何以勃興于周秦之際
  一、政治方面
  二、社會方面
  三、經濟方面
  四、教育方面
緒論三 諸子與「王官」之關係
緒論四 前人評各家長短
  一、儒家
  二、道家
  三、墨家
  四、法家
  五、名家
  六、陰陽家
  七、縱橫家
  八、雜家
  九、農家
  十、小說家
第一章 孔子
  一、孔子事略
  二、孔子與教育
  三、孔子與六經
  四、孔子論道德修養
  五、孔子論政治
第二章 孟子
  一、孟子事略
  二、孟子論性善
  三、孟子論教學
  四、孟子論道德修養
  五、孟子論政治
第三章 荀子
  一、荀子事略
  二、荀子論性惡
  三、荀子論教學
  四、荀子論道德修養
  五、荀子論政治
第四章 其他儒家之言
  一、《大學》
  二、《中庸》
  三、《孝經》及其他
  四、關於禮樂的理論
第五章 墨子
  一、墨子考略
  二、儒、墨底異點
  三、墨子底中心思想——「兼愛」
  四、墨子底經濟學說
  五、墨者之團體組織及紀律
第六章 後期的墨者
  一、後期墨者之派別及《墨經》
  二、《墨經》對於墨子學說的闡發

  三、《墨經》對於別派學說的辯駁
  四、《墨經》中的知識論
  五、《墨經》中的科學知識
第七章 老子
  一、老子考略
  二、《老子》底時代與作者
  三、老學底先河
  四、老子底根本觀念——「道」「德」
  五、老子底人生哲學與政治哲學
第八章 莊子
  一、莊子事略
  二、莊子底根本觀念——「道」「德」
  三、莊子底「齊物論」
  四、莊子論人事
第九章 其他道家者言
  一、列子
  二、關尹子
  三、文子
  四、田駢、慎到
第十章 法家
  一、法家思想底產生
  二、法家底代表
  三、法家底派別
  四、法家學說底要點
第十一章 所謂「名家」
  一、後期儒家底名學
  二、後期墨家底名學
  三、惠施
  四、公孫龍
第十二章 百家之學
  一、陰陽家——鄒衍(鄒亦作騶)
  二、縱橫家——蘇秦、張儀
  三、農家——許行
  四、雜家——《呂氏春秋》
  五、小說家——宋子
結論 諸子學底衰落及其因緣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