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設計共情與詮釋(邁向詮釋性設計研究)/設計理論研究系列

  • 作者:(芬蘭)伊爾波·科斯基寧|責編:韓冰|總主編:李硯祖//張黎|譯者:于清華
  • 出版社:江蘇美術
  • ISBN:9787574125889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4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伊爾波·科斯基寧在《設計、共情與詮釋:邁向詮釋性設計研究》一書中探討設計研究的詮釋性轉向,提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從而推動了詮釋性設計研究的演變。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概述設計研究中的詮釋性轉向;第二章通過具體案例闡明體驗、共情與設計之間的關係;第三章探討如何將協同設計作為一種溝通的方法;第四章介紹如何引入詮釋性方法以支持激進創新;第五章描述將技術融入詮釋性基礎之中的策略;第六章總結與詮釋性設計研究相關的三個關鍵問題。
    本書為設計研究者提供一種理解不同視角下的設計研究路徑,即從以人為中心到系統化思維的轉變。作者所引用的案例大多源自其在阿爾托大學任教期間與同事、學生共同開展的課題,這些實例展示了他們如何運用設計手段解決芬蘭、巴西和印度等國面臨的社會問題。本書可以為設計研究者探索如何通過設計的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有效的參考。

作者介紹
(芬蘭)伊爾波·科斯基寧|責編:韓冰|總主編:李硯祖//張黎|譯者:于清華

目錄
前言和致謝
第一章  設計研究中的詮釋性轉向
  從可用性到用戶體驗
  以情感和愉悅為設計主題
  用戶體驗和實用主義
  可用性轉變為共情設計
  共情的詮釋基礎
  作為象徵性互動的意義
  共情研究項目
  概述
第二章  理解用戶體驗
  從eDesign到共情設計
  觀察不存在的技術:社會原型設計
  探針之路
  概念核心:共同體驗
  超越情境的定義
  與設計同在:設計進入家中
  女性與珠寶:超越生活的設計
  體驗與技術分離
第三章  協同設計和承諾
  行動研究及其問題
  協同設計作為對話
  遊戲設計作為協同設計:遊戲框架
  vila Rosario:保羅·弗萊雷和共情設計
  承諾與協作設計
  郊區工作室:梅倫基拉街!
  合作與承諾
第四章  詮釋和激進創新
  設計遺產的庇護
  超級工作室:向帕薩迪納學習
  「假設」:精神化空間
  作為分析的靈感
  打開埃萊姆:入侵印度的電錶
  共情虛構:自行車與植物
  詮釋美學
第五章  詮釋和建構性轉向
  紙板模型和對話
  形態素:建構性設計研究的起點
  破解汽車:電子學的詮釋基礎
  互動式原型設計:原型分類
  走向方法論:《通過實踐進行設計研究》
  建構的認識論基礎:《意圖漂移》
  詮釋和建構性設計研究
第六章  詮釋性設計研究及其超越
  四種敏感性:詮釋性設計框架
  詮釋性知識的增長
  20年後的詮釋性研究
  詮釋性如何應對近期挑戰
  用戶和身份
  可持續性、系統和科學

  詮釋非人類
  詮釋性設計研究與想象力
參考文獻
英文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