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問道與聞道(高質量科普的實戰方法與技巧)

  • 作者:王大鵬|責編:王斌//鄒莉
  • 出版社:湖南科技
  • ISBN:9787571031787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3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科學已經融入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讓公眾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好科學,就需要科普發揮作用,就需要好的科普。做好科普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本書作者任職于中國科普研究所,對於如何做好科普,具有多年的研究心得。作者在其近二十年的科普工作實踐基礎上,站在科研人員的視角探討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在書中,作者結合具體的案例和實踐來闡述如何高質量地開展科普工作,以及如何將傳播學的相關理論融入到科普實踐之中。全書重點在於向科研人員講解如何做好科普的方式、方法。本書既可以作為面向科研人員進行科普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有志於科普的科研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介紹
王大鵬|責編:王斌//鄒莉
    王大鵬,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第九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得主,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家與媒體關係、科學傳播、國外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新媒體科學傳播、科幻等;承擔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在《中國科學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等主流媒體發表評論文章百余篇;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翻譯出版科普研究理論專著多部。

目錄
第01章  從科學大眾化開始
  科普一詞的起源
  知識缺失的傳統科普階段
  公眾理解科學一態度的缺失
  科學傳播--信任的缺失
  幾個提法的辨析
第02章  什麼是科學傳播
  有關科學傳播的一些定義
  國內學者們的視角
第03章  科普有什麼用
  科普對科學家(界)有什麼好處
  科普對普通公眾有什麼好處
第04章  到底誰應該做科普
  「第一發球員」
  「二傳手」的逆襲
  職業科學人的崛起
第05章  科研做得好不等於科普做得好
  科普人員為何需要培訓
  科普人員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訓
第06章  普通人與科學
  人們是怎麼看待科學的
  人們是怎麼看待科學家的
第07章  傳播科學,信任先行
  科普離不開信任
  信任是一種調節變數
  塑造信任,推動科普良性發展
第08章  你的受眾是誰
  拆解公眾
  受眾的多樣化
第09章  為什麼傳播科學是「困難的」
  知識的詛咒
  術語和「黑話」
  科學「不確定性」的本質
  科研人員的「四不窘態」
第10章  當前科普實踐的幾個問題
  科普的泛化與異化
  做科普的兩個極端
  知識多與方法少
第11章  科普的幾個轉變
  從是什麼到為什麼
  從有效到負責
  從知識補課到價值引領
第12章  當錯誤信息需要修正時
  流言簡史
第三人效果
  謠言與不確定性
  我們該如何闢謠
第13章  科普也有倫理問題嗎
  時機的重要性
  人們可以無知嗎

  錯誤的科普與不科普哪個更好
第14章  科學家與媒體的「相愛相殺」
  科學新聞簡史
  無論文,不新聞
  你想採訪我
第15章  如何寫一篇精彩的科普文章
  從科研論文到科普文章
  隱喻的使用
  科普寫作的「三三制」
第16章  科普不能單純靠直覺
  滿足之前先喚起
  說之前先聽
  與己相關與引發圍觀
  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直覺
第1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
  「雪莉法則」
  「一」的力量
  己所不欲與勿施於人
第18章  科學需要講故事
  平鋪直敘與起承轉合
  KISS原則
  7C原則
  框架
  半衰期
第19章  科普方法補遺
  170動機性推理
  畫面感
  三的法則
  (說人)話與(去術語)化
  關注科普的「四值」
  是未完也是待續
第20章  走向科學的科學傳播
  科普應該以科學為基礎
  有限目標與終極目的
  再議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後記
推薦語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