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從共和國的起步發展、改革奮進、領航軌跡、經濟建設、科技之路、重大科技成果、超級工程、交通工程、文化教育、社會進步、衛生事業、應急救災以及共和國走向世界等13個方面精選156個關鍵詞,生動講述共和國歷史上的一個個重大事件、一項項重大工程、一個個巨大成就,立體呈現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滄桑巨變和偉大曆程,有助於廣大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國家,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共和國從哪裡走來、又向何處走去,讀懂自己的國家,厚植家國情懷,堅定民族自信。
作者介紹
李忠傑|責編:王兵
李忠傑,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黨史學習教育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
曾長期負責全國黨史研究等工作。組織開展「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大規模調研、對全國革命遺址進行大規模普查,以及對很多黨史重大問題的研究:參與組織紀念長征、抗戰、已故黨和國家領導人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在擔負行政領導工作的同時,一直致力於重大理論、實踐和歷史問題的研究,成果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三次獲「五個一工程」獎。
黨的十九大后出版了《領航——從一大到十九大》、《黨章內外的故事》、《從百年征程看初心和使命》、《改革開放關鍵詞》、《共和國識別碼》、《共和國之路》、《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中、英文版)、《中國規劃》、《馬克思恩格斯怎樣看中國》、《列寧主義論綱》、《中國扶貧脫貧史》、《中國共產黨百年廉潔政治之路》等著作。其中部分圖書被列入國家出版規劃或獲得了多種獎項。
目錄
第一章 共和國的起步發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二、建立和鞏固新政權
三、土地改革
四、抗美援朝
五、統購統銷
六、社會主義改造
七、一屆全國人大
八、社會主要矛盾
九、整風反右
十、「大躍進」
十一、人民公社
十二、七千人大會
十三、四清運動
十四、「文化大革命」
十五、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十六、1975年的全面整頓
十七、粉碎「四人幫」
第二章 共和國的改革奮進
一、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
二、恢復高考
三、真理標準問題討論
四、平反冤假錯案
五、撥亂反正
六、《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七、鄧小平南方談話
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九、反腐敗鬥爭
十、三個「偉大飛躍」
第三章 共和國的領航軌跡
一、中共八大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
三、中共十二大
四、中共十三大
五、十三屆四中全會
六、中共十四大
七、中共十五大
八、中共十六大
九、中共十七大
十、中共十八大
十一、十八屆三中全會
十二、十八屆四中全會
十三、中共十九大
十四、十九屆四中全會
十五、中共二十大
十六、二十屆三中全會
第四章 共和國的經濟建設
一、經濟增長
二、短缺現象
三、家庭承包經營
四、鄉鎮企業
五、農民工
六、取消農業稅
七、國有企業改革
八、個體經濟
九、民營經濟
十、混合所有制經濟
十一、股份制
十二、證券交易所
十三、產權制度
十四、金融體系
第五章 共和國的科技之路
一、1956-1967年《十二年科技發展規劃》
二、1963-1972年《十年科技規劃》
三、全國科學大會
四、1978-1985年《八年科技規劃綱要》
五、科技體制改革全面啟動
六、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七、星火計劃
八、「863計劃」
九、火炬計劃
十、國家重點實驗室
十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十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十三、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中關村
第六章 共和國的重大科技成果
一、「兩彈一星」
二、雜交水稻
三、青蒿素
四、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五、漢字激光照排系統
六、超級電腦
七、載人航天工程——「神舟」「天宮」
八、探月工程——「嫦娥」
九、深海探測工程——「蛟龍」
十、「天眼」工程
十一、「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十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十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第七章 共和國的超級工程
一、蘇聯援建的「以156項為主的215項工程」
二、治理淮河
三、荊江分洪工程
四、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五、北京十大建築
六、紅旗渠
七、三線建設
八、寶鋼建設
九、三北防護林工程
十、核電站
十一、三峽工程
十二、西電東送工程
十三、西氣東輸工程
十四、「鳥巢」
十五、南水北調工程
第八章 共和國的交通工程
一、成渝鐵路
二、第一汽車製造廠
三、長江大橋
四、北京地鐵
五、「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
六、高速公路
七、青藏鐵路
八、鐵路提速
九、高鐵
十、大飛機製造
十一、港珠澳大橋
十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第九章 共和國的文化教育
一、掃盲
二、普通話
三、簡化字
四、高校院系調整
五、教育發展和改革
六、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七、建設「雙一流」
八、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九、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第十章 共和國的社會進步
一、新中國初期的婦女解放
二、殘疾人事業
三、體育事業
四、北京奧運會
五、家庭轎車
六、手機通信
七、網上購物
八、移動支付
九、養老服務事業
第十一章 共和國的衛生事業
一、愛國衛生運動
二、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三、赤腳醫生
四、計劃生育
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六、醫藥衛生體制
七、中醫藥事業
第十二章 共和國的應急救災
一、1954年長江大洪水
二、1956年象山颱風
三、1958年黃河大水
四、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
五、1976年唐山大地震
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