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區矯正(第6版美國地方治理的新議題及其比較)

  • 作者:(美)愛德華·J.拉特沙//波拉·史密斯|責編:史雪蓮|譯者:張大維//江山河//李恩深
  • 出版社:江蘇人民
  • ISBN:9787214261045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0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全方位介紹了日益成為美國地方治理新議題,但又起步較早的社區矯正制度和體系、理論及實踐,從比較方法、歷史路徑和全球視野,系統闡釋了社區矯正的體制環境、制度類型和過程方法,尤其是各種特殊類型社區矯正的技術和規範,並提出了未來社區矯正的發展方向。既為國內的社區矯治融入基層地方善治,促進社區發展與地方治理、刑事司法和社會工作給予了鏡鑒,也為社區矯正與比較治理研究打開了通道,還為中國特色社區矯正和基層地方治理現代化的話語體系和知識體系建構提供了參考。

作者介紹
(美)愛德華·J.拉特沙//波拉·史密斯|責編:史雪蓮|譯者:張大維//江山河//李恩深

目錄
第一章  美國刑事司法體系
  一  社區矯正
  二  小結
  三  問題回顧
  四  推薦讀物
  五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量刑與社區矯正
  一  現代量刑實踐
  二  假釋與非確定刑的發展
  三  量刑的快速變遷
  四  矯正的新目的
  五  量刑改革選項
  六  量刑指南
  七  三振出局法
  八  量刑選項
  九  看守所
  十  非看守所量刑選項
  十一  中間型監控
  十二  小結
  十三  問題回顧
  十四  推薦讀物
  十五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美國的緩刑制度
  一  緩刑鼻祖
  二  緩刑的哲學基礎
  三  緩刑沿革
  四  聯邦緩刑
  五  今日緩刑
  六  緩刑目的及優勢
  七  准予緩刑
  八  量刑前調查報告
  九  緩刑條件
  十  其他緩刑選項
  十一  緩刑撤銷
  十二  小結
  十三  問題回顧
  十四  推薦讀物
  十五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美國的假釋制度
  一  假釋沿革
  二  美國假釋起源
  三  早期監獄改革的興起
  四  其他國家的早期假釋實踐
  五  美國早期假釋實踐
  六  假釋擴展
  七  早期的公民態度
  八  假釋面臨的法律挑戰
  九  假釋的行政挑戰
  十  准予假釋
  十一  判處假釋的一般過程

  十二  影響假釋決定的因素
  十三  假釋委員會的假釋決定
  十四  假釋條件
  十五  假釋撤銷
  十六  假釋委員會自由裁量權的問題
  十七  假釋委員會決策指南
  十八  趨嚴刑罰
  十九  重返社會:新挑戰
  二十  小結
  二十一  問題回顧
  二十二  推薦讀物
  二十三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哪些措施在緩刑和假釋中是有效的
  一  評估矯正實踐的重要性
  二  假釋有效性
  三  緩刑有效性
  四  成本效益
  五  小結
  六  問題回顧
  七  推薦讀物
  八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未成年犯與社區矯正
  一  未成年犯罪問題
  二  歷史背景
  三  未成年犯的法律權利
  四  對未成年人法庭及國家親權的質疑
  五  當代未成年人司法狀況
  六  未成年人緩刑及社區矯正的未來發展
  七  小結
  八  問題回顧
  九  推薦讀物
  十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緩刑及假釋官的角色
  一  緩刑及假釋機構的職責
  二  緩刑官及假釋官的分類
  三  有效改造官的特徵
  四  緩刑官及假釋官的自我形象
  五  緩刑官及假釋官的教育及培訓
  六  小結
  七  問題回顧
  八  推薦讀物
  九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社區服刑人員評估
  一  導言
  二  評估及分類的重要性
  三  服刑人員分類的一般原則
  四  服刑人員分類的演進
  五  未成年犯危險度及需求評估工具
  六  專門化的評估工具
  七  對現有評估工具的批評

  八  現有評估工具的優點
  九  分類標準
  十  分類及女性服刑人員
  十一  小結
  十二  問題回顧
  十三  推薦讀物
  十四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管理與服務服刑人員的戰略
  一  導言
  二  案件數量分配模型
  三  個案工作型監管與經紀業務型監管
  四  監管的整合模型
  五  改進社區監管
  六  契約服務
  七  與委託人簽約
  八  監管計劃
  九  志願者的使用
  十  小結
  十一  問題回顧
  十二  推薦讀物
  十三  參考文獻
第十章中間刑
  一  中間刑
  二  中間刑的需求
  三  強化監管
  四  日報中心
  五  住宅監控
  六  震懾性監禁
  七  中間刑的有效性
  八  小結
  九  問題回顧
  十  推薦讀物
  十一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社區居住矯正項目
  一  美國中途之家的歷史沿革
  二  中途之家實踐
  三  社區居住監管模式
  四  鄉村社區矯正
  五  都市居住監管模式
  六  未成年犯與居住監管模式
  七  社區居住矯正的有效性
  八  社區居住矯正的未來
  九  小結
  十  問題回顧
  十一  推薦讀物
  十二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社區矯正中的特殊人群
  一  導言
  二  精神健康障礙人員
  三  女性服刑人員

  四  小結
  五  問題回顧
  六  推薦讀物
  七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毒品及其他問題解決法庭
  一  毒品法庭的發展
  二  毒品法庭的產生
  三  毒品法庭模型
  四  問題解決法庭的有效性
  五  問題解決法庭面臨的問題
  六  小結
  七  問題回顧
  八  推薦讀物
  九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社區矯正的有效性評估
  一  有效性評估的局限性
  二  社區矯正的有效性
  三  社區矯正項目評估介紹
  四  小結
  五  問題回顧
  六  推薦讀物
  七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社區矯正的未來
  一  導言
  二  中間刑
  三  公眾接受度
  四  創造性改變
  五  有效干預
  六  小結
  七  問題回顧
  八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