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五四時期作為文學共同體的周氏兄弟(1917-1923以立人為中心)

  • 作者:王海?|責編:崔莉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90737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6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將「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魯迅周作人兄弟視作思想啟蒙與文學革新運動的同盟軍,對其1917-1923年間以「立人」為中心的文學實踐進行一種互文性的整體考察,探討他們二者如何具體分工合作,並以此為基點分析兄弟之間潛在的精神對話關係。

作者介紹
王海?|責編:崔莉
    王海?,1991年出生,浙江嵊州人。文學博士,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講師、青年學者。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已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入選浙江省「新荷計劃」人才庫。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概況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框架結構
第一章 點燃「寂寞」:周氏兄弟復出的內外考察
  第一節 「舊夢」遭遇「現實」:重啟「第二維新之聲」的歷史脈絡
    一、「第二維新之聲」:留日時期周氏兄弟的「立人」思想
    二、「寂寞」的體驗:「心聲」的延宕與下沉
    三、「舊夢」重燃:「熱風」融化「火的冰」
  第二節 缺席與在場之間: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論
    一、周氏兄弟與《新青年》編輯部關係之史實考辨
    二、周氏兄弟的站位:「客師」與「名角」的意義
    三、文化空間與文體選擇:《新青年》之於周氏兄弟
  第三節 文化體系的形成:彼此支撐的術業分工
    一、外語習得偏向:互為信息源
    二、「通覽」與「專深」的合作:從「起草—修改」到「導入—發揮」
    三、職業平台的照應:教育部官員與高等學府教師
第二章 接力往複:周氏兄弟思想革命的人學視域
  第一節 「立人」的理論根基與倫理向度
    一、理論根基:進化論思維
    二、倫理向度:當「互助主義」話語編入進化論
  第二節 「立人」的內涵:《狂人日記》與《人的文學》之互文解讀
    一、「吃人」話語的雙重所指與「靈肉一致」的人性
    二、從「尊個性而張精神」到「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
    三、反求諸己:《狂人日記》對於《人的文學》的鏡鑒意義
    四、啟蒙時代文學何為:「記錄研究」「非人的生活」
  第三節 「新人」的發現:「婦女」與「兒童」
    一、反抗性別壓迫:從兩性道德的視角進入思想倫理
    二、兒童本位觀:理論提倡與文學表現
    三、認識裝置與「風景」的發現
第三章 發聲成文:周氏兄弟「五四」時期的文體表達
  第一節 「小說模樣的文章」:現代「短篇小說」文類構造的路徑
    一、「五四」的先聲:作為一種文類試驗的《域外小說集》
    二、短篇小說的詩化及其抒情意識:《點滴》與《吶喊》對讀
    三、「小說模樣的文章」:讀寫之間的默契
  第二節 「以漢語思想」:論周氏兄弟的文學語言觀念
    一、反叛作為一種文體而非僅僅是語體的文言古文
    二、直譯與歐化:中國語文的改革方案與「國民性」問題
    三、名實合一:語言的意義生產機制
  第三節 反抗新文學的「偏至」:從魯迅的「雜感」到周作人的「美文」
    一、《隨感錄》中的「魯迅風」
    二、「美文」:日常生活中的個性啟蒙
    三、反體制化的文體觀念與新文學家主體的凸顯
第四章 交相呼應:「五四」落潮期周氏兄弟的文化想象及實踐
  第一節 發現「諷刺」與「類型」:周作人論《阿Q正傳》
    一、周作人評論誕生的潛在語境
    二、什麼是諷刺
    三、想象國民的方式:文學典型論
  第二節 為新文化辯護:「后五四」時代論爭漩渦中的魯迅與周作人
    一、警惕復古逆流:對「假道學」的透底批判

    二、「超越的批評家」:有關《沉淪》《蕙的風》的文學批評
    三、論戰的邏輯:反對造成「一是之學說」
  第三節 愛羅先珂對周氏兄弟的影響
    一、「寂寞」的言說
    二、文學主題的同形異構
    三、看見自身:智識階級的使命
結語 共生與獨立:從雙峰合一到歧路難返
參考文獻
  一、周氏兄弟文集及相關生平學術資料彙編
  二、民國雜誌
  三、研究著作
  四、學術論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