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象學視域中的生活世界與文化/國家社科基金叢書

  • 作者:張彤|責編:劉海靜
  • 出版社:人民
  • ISBN:9787010270111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8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現象學方法不僅僅是本質直觀、先驗還原和如實描述,更是一種回歸到事物最根本、最細微、最深層的起源的方法,追求一種徹底的無中介性和無預設性,以期哲學能夠達到真正科學所應該具有的嚴格性、精確性和明晰性。本書以胡塞爾現象學為基本視域,以現象學的生活世界理論、主體間性問題、社會文化理論為主要線索,以許茨等的相關思想為例,系統梳理了現象學自產生以來的演變和發展軌跡,繼而以薩特、梅洛-龐蒂為例重點探討了法國現象學對生活世界領域的開拓,以古爾維奇、勒克曼等為例介紹了生活世界現象學的最新發展。

作者介紹
張彤|責編:劉海靜
    張彤,哲學博士、博士后,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現象學和文化哲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譯著1部、合著近10部,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現象學的基本視域
  第一節  胡塞爾與現象學
    一、何為現象學
    二、胡塞爾與古希臘哲學
  第二節  胡塞爾現象學的發展
    一、布倫塔諾——胡塞爾哲學的起點
    二、胡塞爾在《算術哲學》時期的觀點
    三、《邏輯研究》——20世紀哲學的阿基米德點
    四、從《邏輯研究》向《大觀念》的過渡
    五、《大觀念》——現象學先驗構造的完成
第二章  現象學的生活世界理論
  第一節  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
    一、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
    二、「生活世界」概念與自然科學的起源
    三、作為各門科學基礎的生活世界現象學
    四、生活世界與文化
  第二節  許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論
    一、常識思維的基本成分:類型化與關聯
    二、作為社會文化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
第三章  現象學的主體間性問題
  第一節  胡塞爾的先驗主體間性理論
    一、主體間性問題
    二、主體間性的先驗構造理論
  第二節  對胡塞爾先驗主體間性困境的批評
    一、奧特加
    二、托尼遜
    三、海德格爾
    四、舍勒
  第三節  許茨的主體間性理論
    一、對舍勒關於人的概念和主體間性觀點的汲取與繼承
    二、對薩特主體間性理論的批判性繼承
    三、對胡塞爾先驗主體間性理論的批判性改造
第四章  現象學的社會文化理論——以許茨為例
  第一節  許茨的社會理論
    一、論最高實在與多重實在
    二、多重實在——各種「有限意義域」
    三、社會世界的意義結構
  第二節  許茨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行動的設計與選擇
    二、日常生活的態度與社會科學家的態度
    三、合理性問題
    四、在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貢獻
  第三節  許茨對社會文化世界的類型化研究
    一、陌生人
    二、歸家者
    三、專家與外行
第五章  法國現象學對生活世界領域的繼續開拓——以薩特和梅洛-龐蒂為例
  第一節  薩特
    一、概述

    二、《存在與虛無》
    三、主體間性問題
    四、身體理論
    五、總體評價
  第二節  梅洛-龐蒂
    一、概述
    二、《知覺現象學》
    三、主體間性問題
    四、身體現象學
    五、總體評價
第六章  生活世界現象學的最新發展
  第一節  古爾維奇
    一、對主體間性問題的探索
    二、與許茨共同的現象學探索
  第二節  勒克曼
    一、《生活世界的結構》
    二、生活世界與社會現實
  第三節  其他主要弟子
    一、那坦森
    二、格拉霍夫
    三、奧尼爾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