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中國科技館體系)

  • 作者:編者:中國科學技術館|責編:李蕊//張瑤瑤
  • 出版社:科技文獻
  • ISBN:9787523521915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0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為了推動科技館體系建設跟上時代步伐,不斷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深化科技館體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體系引領樞紐功能的規律認識。中國科技館牽頭開展面向「十五五」的科技館體系發展戰略研究,組織編寫《鋪設通往科學之路——面向變革時代的科技館》一書。通過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研究現代科技館體系發展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開展前瞻思考,可為現代科技館體系的蓬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推動現代科技館體系高質量發展。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科學技術館|責編:李蕊//張瑤瑤

目錄
總論
  1  優秀科技博物館的創生與發展始終與科技產業浪潮同頻共振,展現並構築不斷變化的科學(觀念)與公眾之間的複雜關係,是新賽道的啟示者
  2  在轉型升級中擁抱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科技博物館行進在又一個「十字路口」
  3  從創新系統角度看中國科技館體系的破壁升維:發揮跨界協同的開放樞紐平台功能,建設認知世界的現代化方式
  4  打造科學文化高地:服務人的現代化需求,構築大眾科學的現代化建設動員力
第一章  塑造創新系統的新力量
  1  全球創新密集爆發,前沿科技匯聚新紀元
  2  國家創新體系構建,行動網路力量啟新潮
  3  館窺科學之美,名館與科產浪潮同頻共振
第二章  新賽道的啟示者
  1  科技強國之路與科技博物館文化功能
  2  科技博物館開放性與時代見證者
  3  科技博物館引領文化,孵化創新思維
第三章  中國道路:我國科技館的創新發展與戰略轉型
  1  黨領導下推動大眾科學
  2  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大眾科學事業
  3  新時代科技館體系驅動跨界融合演化
  4  泛在科技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第四章  智能技術:賦能、平權還是顛覆?
  1  賦能百業:作為人類創造力「外腦」,賦能科技館在知識生產範式的重塑中發揮潛力
  2  平權:打造泛在、智能的中國科技館體系公共基礎設施
  3  顛覆:人機物融合智能驅動科技館構築無邊界協同,幫助大眾擁抱顛覆式浪潮
第五章  科技館展教研一體化策源驅動國家創新系統增效
  1  原位轉化,科技館豐富創新實踐和傳播活動
  2  館學融合,科技館引領展教研一體化變革進程
  3  以人為本,科技館構建超級互聯生態驅動廣泛的行動者網路
第六章  方興未艾的科學教育浪潮
  1  與時俱進的科學教育是驅動世界科學中心轉移的加速器
  2  科學教育作為「科學-社會」系統的連接器
  3  智能時代的科學教育作為必需公共產品,正在築基一個新興的未來
  4  我國科學教育的發展、困境與突破
  5  科技館呈現分科-綜合-系統整合的科學圖景
  6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和實踐,科技館情境學習為科學教育新浪潮注入活力
第七章  流動的風景線:消弭發展鴻溝
  1  科普「輕騎兵」架設知識流動橋樑,有效擴大受眾面
  2  深入推進公平普惠,持續放大流動科普資源網路效應
  3  泛在化引領流動科普發展方向:讓科學無處不在
第八章  無盡的展陳前沿
  1  擁抱「博物館熱」: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場景中打造泛在的終身學習與科學教育陣地
  2  科技博物館發展趨勢:最根本的變化在於服務大眾的信念
  3  破壁、升維、跨界、協同:面向未來的中國科技館體系致力於社會創造力、凝聚力的強化
  4  以大眾科學的蓬勃開展,掀起科技強國建設的社會動員熱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