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科學與美國初創(傑斐遜富蘭克林亞當斯和麥迪遜政治思想中的科學)

  • 作者:(美)I.伯納德·科恩|責編:白雲|譯者:王兆凱
  • 出版社:北京
  • ISBN:9787200182392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為一部美國科學史的導讀性著作,既概述了那個時代在科學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神往的革新,也闡述了富蘭克林等開國元勛如何逐步成長為科學領域的智識領導者。作者以簡凝而規範的手法來寫作廣博的科學史,輔以借鑒大量著作與史料,證明科學史不只是理論發展的歷史,更是技巧與實踐進展的歷史。宏觀層面,作者從歷史、體制、組織和機構等角度描繪出美國科學的框架和全景;微觀層面,分別從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農學等多個領域反應美國科學的不同側面。方便讀者理解美國科學史的脈絡和全貌。
    本書文筆、譯筆均很流暢,是一部立意新穎的著作。詳細介紹了美國奠基人在科學、藝術、政治等方面的主張,字裡行間流淌著獨立思考的氣氛與18世紀理性時代的進步信念與主導思想。還論述了18世紀的重要先驅人物,他們既是各學科產生和發展的關鍵人物,又為美國科學的體制化進程做出了貢獻。如植物生理學奠基人斯蒂芬·黑爾斯、電學理論創始人本傑明·富蘭克林、現代熱學概念創始人約瑟夫·布萊克以及現代化學的主要帶頭人安托萬·洛朗·拉瓦錫。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科學造就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因為有了科學而變得偉大、與眾不同。

作者介紹
(美)I.伯納德·科恩|責編:白雲|譯者:王兆凱
    I.伯納德·科恩,1914—2003,哈佛大學科學史教授。多年負責編輯由薩頓創立的科學史權威刊物《伊西斯》。自1942年起,任教於哈佛大學,1977年成為維克多·托馬斯講席教授。1966年,在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建立過程中,科恩起了重要作用。其多部著作被譯為十幾種文字,代表作有《新物理學的誕生》《科學中的革命》《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實驗》。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章 科學和美國歷史
  1.對科學和美國奠基人之間關係的研究
  2.與政治思想及政治行為有關的科學
  3.政治思想中的類比
  4.社會政治語境中的類比和隱喻:詹姆斯·威爾遜和托馬斯·波納爾
  5.科學興趣的轉移和科學隱喻來源的變化
  6.推理和歸納兩種思想方式的比較
  7.結論
第二章 科學和托馬斯·傑斐遜的政治思想:《獨立宣言》
  1.傑斐遜和科學
  2.傑斐遜所受的科學教育
  3.作為博物學家對國家的貢獻:駁倒「美洲退化論」
  4.數學和政治:國會議席的分配
  5.傑斐遜和牛頓的科學
  6.傑斐遜和《獨立宣言》
  7.《獨立宣言》中牛頓學說的共鳴:「自然規律」
  8.《獨立宣言》:「不證自明」的真理
  9.結論
第三章 本傑明·富蘭克林:從事公眾事務的科學家
  1.富蘭克林政治思想的某些方面
  2.富蘭克林的科學成就
  3.科學和富蘭克林的政治生涯
  4.富蘭克林將科學的類比和隱喻用於政治論文
  5.人口統計學:用於決定政策的科學
  6.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的政治含義
  7.作為外交家的科學家
  8.憲法和奴隸解放
第四章 科學和政治:約翰·亞當斯的思想和職業生涯的某些方面
  1.約翰·亞當斯職業生涯中的科學
  2.亞當斯所受的科學教育
  3.平衡:對力學的研究
  4.亞當斯和富蘭克林的科學
  5.亞當斯和政治平衡的觀念
  6.亞當斯和平衡的物理學原理
  7.約翰·泰勒在反駁亞當斯的觀點時使用過的科學隱喻
  8.亞當斯對泰勒的反駁:權力分散和亞當斯有關政治平衡的理念
  9.牛頓運動定律和議會的結構
  10.為兩院制辯護的電學理論
  11.亞當斯對其他學科的態度
  12.科學對國家前途的重要性
第五章 科學和憲法
  1.憲法中的科學
  2.牛頓的科學和憲法的結構
  3.伍德羅·威爾遜論述憲法是一個牛頓學說的文獻
  4.後人論述憲法是體現牛頓主義的文獻
  5.對科學和憲法關係的不同看法
  6.科學在制憲會議討論中的作用
  7.詹姆斯·麥迪遜所受的科學教育

  8.麥迪遜和《聯邦主義者》中的科學
  9.不是牛頓,是達爾文?論科學隱喻在政治思想中的意義
  10.結論:隱喻的作用
附錄
  1.「科學」和「實驗」的意義
  2.牛頓的科學中沒有力的平衡
  3.德薩居利耶關於牛頓科學和政府的詩
  4.傑斐遜的科學有多實用?
  5.傑斐遜和大獺獸
  6.犁的設計中的數學:牛頓的微積分和最小阻力的固體形狀
  7.傑斐遜糾正了里滕豪斯對《原理》的筆誤
  8.傑斐遜改變對黑人能力的看法
  9.自然法則和造物主法則:傑斐遜、富蘭克林和波莉·貝克
  10.亞當斯關於呼吸和磁學的思考
  11.「科學」和「實用藝術」
  12.伍德羅·威爾遜論憲法、牛頓哲學和政府的輝格主義理論
註解
主要人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