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女性文學研究(1900-1919)

  • 作者:郭延禮//郭蓁|責編:李廣軍
  • 出版社:山東教育
  • ISBN:9787570134380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9
人民幣:RMB 8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1900—1919)是中國女性文學由古典走向現代的轉型期。此時段不僅誕生了女性文學的四大創作群體(女性小說家群、女性翻譯文學家群、女性政論文學家群、南社女性文學家群),而且還呈現了若干值得關注的文學現象:作家群體由傳統閨秀嬗變為第一代知識女性;創作文體由單一走向多元;創造主體的審美範圍不斷擴大、思想意蘊的深化與書寫上的模擬西方;文學傳播方式由手工術刻轉換為機器複製,新興的報刊成為女性文學的主要載體和傳播陣地;女性文學開始走出閨闥和親友間的小圈子,由私人書寫變為公共的文學資源。本書對如上問題作了系統的論述和精闢的闡釋,不僅對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的女性文學研究作出了新的開拓,而且也深入地論述了廣中國女性文學轉型期所呈現的新的文學現象。此著將引發人們對這一時段女性文學的關注和進一步的探討。

作者介紹
郭延禮//郭蓁|責編:李廣軍
    郭延禮,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會長(現為名譽會長),現任山東省近代文學學會會長。出版過個人學術專著20余種,其中《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近代西學與中國文學》被國家教育部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另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1988年,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1990年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其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文學、近代翻譯文學、中西文化交流和近代女性文學。

目錄
緒論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1900?1919)中國女性文學的轉型及其文學史意義
  一、女性文學由古典向現代的轉型及其四大作家群體的出現
  二、女性文學轉型的標誌
  三、女性文學轉型的文學史意義
第一章  17世紀至19世紀後期女性詩壇的輝煌
  一、創作主體的家庭化
  二、女性多才多藝,其創作體裁豐富多彩
  三、女性結社的出現
  四、女性詩人開始與男性文人交往
  五、女性作家開始否定「內言不出於閫」的傳統觀念,重視文學的傳播功能
第二章  20世紀前夜的女性文學
  一、滿族女詞人:西林春(顧太清)
  二、空谷足音:吳藻的詞
  三、沈善寶的《名媛詩話》
  四、劉清韻及其《小蓬萊仙館傳奇》
第三章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1900?1919)中國女性文學生成的歷史文化語境
  一、女權思潮的出現與女性解放
  二、馬君武的女權學說譯介為中國女權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女界鍾》驚醒了沉睡中的中國婦女
  四、不纏足運動與興女學
  五、女性傳媒與女性團體
第四章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1900?1919)中國女性文學四大作家群體
  一、概說
  二、20世紀初中國女性小說家群體論
  三、20世紀初中國女性翻譯文學家群體論
  四、20世紀初中國女性政論文學家群體論
  五、南社女性作家群體論
第五章  20世紀第一個二十年(1900?1919)女性精英的文學活動
  一、秋瑾的詩歌創作
  二、單士厘及其國外紀游
  三、徐自華的詩詞
  四、呂碧城的文學創作及其詩學觀
  五、張昭漢的詩
  六、楊令茀的中篇小說《瓦解銀行》
  七、中國第一位女性翻譯文學家:薛紹徽
  八、近代翻譯文學史上一顆明亮的女星:陳鴻璧
  九、黃翠凝的譯作《牧羊少年》
附錄一  20世紀初女性小說書寫中的「以譯代作」
附錄二  《影之花》的譯者「競雄女史」不是秋瑾
附錄三  秋瑾在中國婦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貢獻
附錄四  辛亥革命前全國女學一覽表
附錄五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