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國際難民制度研究

  • 作者:楊靖旼|責編:梁劍琴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37492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67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當代全球難民治理的迫切性而寫。全書分為國際難民制度的基本問題與制度合法性兩個部分。基本問題部分涉及國際難民制度的概念、議題、行為體、制度化組織形式、正式國際法律制度以及制度的歷史演進;制度合法性部分聚焦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危機與國際—國內二元互動的合法性實現機制,通過印支難民危機、科索沃難民危機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難民危機三組案例,考察不同發展階段的聯合國難民署同六個國家的互動以及各國的治理回應。

作者介紹
楊靖旼|責編:梁劍琴
    楊靖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青年學者,區域國別學院(國際關係研究院)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系講師,國際移民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全球難移民治理、國際移民政策研究、中國國際移民制度研究。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International Migration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曾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科研資助。

目錄
引言
  第一節  全球轉型期中的國際難民制度
    一  全球轉型與全球難民治理赤字
    二  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危機
  第二節  國際難民制度的既有研究
    一  起步階段:具有顯著地域性的國際難民制度研究
    二  成熟階段: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與有效性研究階段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主要內容
    一  國際難民制度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結構與主要內容
第一章  國際難民制度的概念
  第一節  國際難民制度的內涵與定義
    一  國際難民制度的內涵
    二  國際難民制度的定義
  第二節  正式與非正式的國際難民制度
    一  正式的國際難民制度
    二  非正式的國際難民制度:協商合作機制
第二章  國際難民制度協調的議題:難民與難民危機
  第一節  難民的定義與演變
    一  國際法中的難民定義
    二  中國現代語境中的「難民」
    三  治理實踐中的衍生群體
    四  難民危機產生的原因與特徵
  第二節  當前全球難民問題的挑戰
    一  2015年以來全球難民危機的現狀
    二  當前全球難民危機的特徵
    三  全球難民危機應對與治理的三大挑戰
第三章  治理難民問題的核心行為體
  第一節  治理難民的行為體構成
    一  全球難民治理中的行為體
    二  難民治理行為體的多元性
    三  難民治理行為體的多層次複合性
  第二節  主權國家與治理
  第三節  超國家行為體
    一  聯合國系統內的各相關組織
    二  非政府組織
    三  個人與私營部門
第四章  國際難民制度的組織化形式:聯合國難民署
  第一節  聯合國難民署的治理結構
    一  聯合國難民署的授權與審議機構
    二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
    三  聯合國難民署的執行委員會
    四  資金來源與捐助
  第二節  聯合國難民署的保護工作
    一  聯合國難民署的保護工作
    二  促進難民保護
    三  保護行為的擴展
第五章  國際難民制度的法律與規範性文件
  第一節  全球性難民法律與相關文件
    一  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

    二  1967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協定書》
    三  2018年《難民問題全球契約》
  第二節  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之後的區域性難民法律與相關文件
    一  非洲地區難民法律文件
    二  美洲地區難民法律文件
    三  歐洲難民法律文件
    四  1966年《關於難民地位和待遇的曼谷原則》
  第三節  難民相關的其他國際法律文件
    一  有關難民人權保護的全球性法律文件
    二  有關難民人權保護的區域性文件
    三  保護難民弱勢群體的有關國際法律文件
    四  「不推回」原則在其他國際法律文件中的體現
第六章  國際難民制度產生與合法性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國際難民制度的萌芽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非永久性安排
    一  國際難民制度的萌芽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非永久性國際難民制度
    三  平行於聯合國難民署的國際機構
  第二節  聯合國難民署的誕生與合法性來源
    一  大國政治裹挾的《聯合國難民署章程》
    二  建立時圍繞授權的大國鬥爭與轉機
  第三節  冷戰期間聯合國難民署的自主性與合法性危機
    一  向發展中國家地區擴展的方式:善意斡旋(Good offices)
    二  行動範圍與職能的轉變:阿爾及利亞難民危機
    三  組織的全球化:管轄權的擴展
    四  庇護的全球挑戰與難民署的財政危機
    五  難民署應對資金的援助方式變革
  第四節  冷戰後的聯合國難民署與合法性困境
    一  緒方貞子時代(20世紀90年代):「遣返十年」
    二  呂貝爾斯時代(21世紀初):新一輪財政危機與「責任分擔」
    三  古特雷斯時代:額外責任與庇護環境的改變
第七章  為實現而互動: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理論
  第一節  國際難民制度合法性實現「三圖景」
    一  圖景1:「國家為何遵守國際制度」——強制約束力帶來的工具理性考量
    二  圖景2:「國家為何有選擇性地遵守」——文化匹配
    三  圖景3:「如何讓國家遵守」——國際制度的能動作用
  第二節  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實現過程
    一  合法性與制度合法性的特徵
    二  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來源
    三  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危機
    四  國際難民制度合法性的實現過程
  第三節  構築第三  圖景:國際—國內的二元互動
    一  難民署的能動「傳授」途徑
    二  國家的本土化「學習」條件
第八章  案例分析:「公約—難民署」合法性的國內實現
  第一節  「公約—難民署」合法性國內實現的案例選擇
    一  案例的選擇
    二  案例組1:覆蓋性缺失的差異互動
    三  案例組2:權威削弱與認同危機中的互動
    四  案例組3:再造合法性的互動
  第二節  覆蓋性缺失中的互動:印支難民危機

    一  中國的印支難民治理
    二  泰國印支難民的治理
    三  結論
  第三節  權威削弱與認同危機:科索沃難民危機
    一  阿爾巴尼亞的應對:同難民署的密切合作與轉變
    二  馬其頓的應對:猶豫地合作與難民署的邊緣化
    三  危機化解:難民署主導遣返行動與合法性的國內化
    四  結論
  第四節  合法性再造: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難民危機
    一  委內瑞拉與難民署應對哥倫比亞難民
    二  哥倫比亞與難民署應對委內瑞拉難民危機
    三  結論
第九章  國際難民制度的合法性出路與對中國的啟示
  第一節  案例總結
    一  「公約—難民署」合法性在國內實現的情況
    二  次國家行為體在互動中的角色
    三  超國家行為體的角色
  第二節  「公約—難民署」合法性的悖論與出路
    一  與生俱來的合法性悖論
    二  進退維谷or逼仄出路
  第三節  中國的經驗與啟示
    一  中國的新時代經驗
    二  建議與啟示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