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走向公開(近現代中國的文物論述保存與展示)(精)/中青年藝術史學者論叢

  • 作者:王正華|責編:徐凱凱|總主編:薛龍春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ISBN:9787308256346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65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近現代中國的展示文化」是藝術史學者王正華著力甚深的一大研究課題,本書即為其具體成果之展現。書中著眼于在清末民初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巨變中,出自傳統的文物、藝術品或藝術實踐,有著什麼樣的命運?如何被賦予民族文化遺產的新意義?又如何接軌世界,與「中國」作為一個立足於國際的現代民族國家相連結?
    作者在立論上全然跳脫藝術品風格與形式的討論,轉而從展示與觀看行為審視中國在20世紀初期的種種轉變;所注目的面向,亦不以博物館研究為限,而擴及諸如博覽會、攝影技術、珂羅版印刷和現代出版等多種展示空間與論述場域。
    通過本書所揭示的個案研究,我們看到了在20世紀初期的中國,展示的行為與概念相形重要,有的是為了塑造個人、群體或國家形象,影響輿論;有的則是以建立文化遺產保存意識、教育大眾為目的。此時的展示文化,不僅積极參与公共空間與大眾意識的形成,更在「走向公開」的過程中成為國族認同與文化建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者介紹
王正華|責編:徐凱凱|總主編:薛龍春
    王正華,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曾任職于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現為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系副教授,出版專著《藝術、權力與消費:中國藝術史的一個面向》。研究方向為中國繪畫史、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

目錄
導言  白謙慎
第一章  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
第二章  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斯萬國博覽會之研究
第三章  走向「公開化」——慈禧肖像的風格形式、政治運作與形象塑造
第四章  清官收藏(約1905—1925)——國恥、文化遺產保存與展演文化
第五章  國族意識下的宋畫再發現——20世紀初中國的藝術論述實踐
第六章  新印刷技術與文化遺產保存——近現代中國的珂羅版古物複印出版(約1908—1917)
第七章  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
論文出處
圖版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