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宇宙觀與現代世界(精)

  • 作者:(英)艾倫·麥克法蘭|責編:王凱莉|譯者:秦雨晨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21771817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93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深入探討了西方尤其是英語文化圈的世界觀變遷,借助人類學、哲學和歷史學的交叉視角,分析了不同文明的思維體系如何映射其權力結構、社會結構和歷史脈絡,並隨著技術和權力關係的演變而悄然改變。
    書中特別關注了西方對中國態度的變遷,同時討論了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文化差異和歷史演進,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通過比較研究,本書挑戰了我們對時間、進步和歷史的傳統認知,引領讀者深入探索人類文明的深層結構,從而獲得對歷史思想轉變及其與社會變遷關係的新洞見。
    人們只相信和接受那些符合他們思維範疇和生活經歷的解釋。隨著社會的變遷,他們傾向於不斷創造和重塑自己的意義體系。人們不斷修改對過去的認知,以適應當前的處境。

作者介紹
(英)艾倫·麥克法蘭|責編:王凱莉|譯者:秦雨晨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人類學家的觀察
  為什麼希臘人崇尚理性,而中國人講究圓融?
  上帝和「天」有什麼不同?這種差異如何影響了中西方文明?
  羅馬法的遺產如何塑造了今天的西方?
  英國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流動基因從何而來?
第1章  世界觀的變遷
  為什麼社會科學總是把歷史分成幾個固定階段?
  新理論為什麼會取代舊理論?
  人類如何從一種世界觀轉向另一種世界觀?
  庫恩的「範式」和福柯的「知識型」區別何在?
第2章  時間的發明與社會塑造
  不同社會對時間的認知有什麼本質區別?
  時間觀念與社會結構之間存在什麼樣的關聯?
  時間概念如何受到權力關係的影響?
  人類如何通過歷史敘事來解釋和理解當下?
第3章  回答「世界為何如此」的三種方式
  為什麼歷史上會出現循環、進步和結構這三種不同的時間觀?
  「進步」和「進化」有什麼本質區別?
  進化論為什麼認為社會發展有固定的階段和方向?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每個時代的「世界觀」?
第4章  從歷史到當下的轉變:人們開始關注「此時此地」
  為什麼社會科學家開始把社會當作機器來分析?
  當西方不再主宰世界,理論家們改變了什麼?
  為什麼進化論在19世紀興起並獲得廣泛認同?
  為何19世紀的歐洲人堅信自己站在進化頂端?
第5章  時間觀念的線性化
  歐洲為何拋棄了「歷史是個輪子」的觀念?
  為什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開始區分「古代」、「中世紀」和「現代」?
  歐洲為什麼開始「向前看」,而不是像其他文明一樣「向後看」?
  河流和輪子,哪個更像時間?
第6章  歐洲的進步信仰
  為什麼印刷術讓人類開始相信「知識會進步」?
  嘀嗒作響的鐘錶如何改變了人類的時間感?
  為什麼新大陸的發現讓歐洲人不再迷信古人?
  航海探險改變了什麼?
第7章  18世紀蘇格蘭邊陲的思想革命
  「進步」概念如何改變了18世紀人們的世界觀?
  為什麼最有創見的思想家反而出現在邊緣地區?
  蘇格蘭高地與低地的衝突如何催生了新的社會理論?
  從「循環」到「進步」的轉變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變化?
第8章  法國啟蒙運動的衰落
  法國思想家們為何熱衷於研究和借鑒英國的發展模式?
  從18世紀到19世紀,「進步論」發生了什麼變化?
  為什麼馬爾薩斯的《人口原理》從悲觀轉向謹慎樂觀?
  托克維爾如何在樂觀與悲觀之間找到平衡,重新審視進步的可能?
第9章  19世紀的人類如何重新認識自己
  新的地質發現和考古發現如何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時間的認知?
  為什麼達爾文遲遲不敢發表《物種起源》?

  西方如何從與亞洲平等的力量,轉變為19世紀的全球主導者?
  為什麼社會科學(特別是人類學)會在帝國擴張的時代蓬勃發展?
第10章  新「宗教」對世界的重塑
  進化論如何成為基督教的「替代品」,給維多利亞時期的知識分子提供新的信仰和世界觀?
  進化論思想如何被用來為帝國主義擴張提供「合理化」解釋?
  「白人的負擔」這一概念如何體現進步論的雙面性:破壞與重建?
  為什麼19世紀的人類學和社會科學與帝國擴張緊密相連?
第11章  19世紀人類學中的偏見與傲慢
  「原始人」真的缺乏道德感和智力嗎?
  為何西方要把其他文明都納入進步的階梯?
  傳教士是如何「創造罪惡感」的?
  為什麼西方會把膚色和文明程度聯繫起來?
  為何要回顧這段充滿偏見的歷史?
第12章  結構主義對進化論的否定
  傳播論如何動搖了進化論「單線發展」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何會顛覆西方的進步信念?
  為什麼馬林諾夫斯基會認為所有社會都是平等的?
  新範式如何改變了學者們看待「原始社會」的方式?
第13章  結構主義取代進化論成為主導範式
  為什麼人類學研究從「扶手椅」轉向了田野調查?
  殖民主義的變化如何影響了社會科學研究?
  為什麼這一時期的社會科學轉向微觀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如何改變了西方對「野蠻人」的看法?
第14章  進化論的再次興起
  二戰後的政治經濟變革如何影響了社會科學理論的發展?
  為什麼功能主義在這一時期開始重新關注歷史和進化?
  新進化論與19世紀的進化論有什麼不同?
  技術革命如何影響了這一時期的研究方法?
對1982—2023年變遷的反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