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重訪五四新文化(語言與文學)(精)

  • 作者:編者:王風//王芳|責編:馮珺//李如一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ISBN:9787220138775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9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收錄文章是圍繞五四與新文化運動前後,關於語言與文學方面的變化的重要研究。本書深入探討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漢語語言與文學的發展流變,揭示了胡適、魯迅、周作人等重要人物的文學創作歷程與思想原貌,分析了這一時期的文學革命、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以及漢字拼音化運動等多個重大曆史事件的發展脈絡和深遠影響。本書對五四新文化時期漢語語言文學形成與社會思潮嬗變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學術示範和研究啟示。

作者介紹
編者:王風//王芳|責編:馮珺//李如一

目錄
魯迅的《懷舊》——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
中國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歷史聯繫
「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
魯迅《故鄉》的閱讀史與中華民國公共圈的成熟
經典是怎樣形成的——周氏兄弟等為胡適刪詩考
魯迅第一人稱小說的復調問題
試論「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先鋒性
從「小野蠻」到「神人合一」——1920年前後周作人的浪漫主義衝動
「五四」時期的國語統一論爭——從「白話」到「國語」
胡適版的「歐洲各國國語史」——作為旁證的偽證
周氏兄弟早期著譯與漢語現代書寫語言
晚清白話文運動的官方資源
《甲寅》與《新青年》淵源新論
五四新文化運動「修正」中的「志業」態度——對文學研究會「前史」的再考察
無聲的「口語」——從《古詩今譯》透視周作人的白話文理想
解放漢語——白話文引發的語文論爭與漢字拼音化運動論證策略的調整
中國現代文學的「起點」問題
眼睛的文學革命·耳朵的文學革命——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聽覺媒體的發展和「國語」的實驗
一次失敗的詩學探索——現代中國詩歌從意象主義到惠特曼主義的轉化
「深文理」——晚清新教來華傳教士與「文言」及「文言文」
來源說明
主編簡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