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重訪五四新文化(文化與社會)(精)

  • 作者:編者:王風//袁一丹|責編:李沁陽//蘇玲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ISBN:9787220138812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91
人民幣:RMB 9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文化與社會的視角,展現五四新文化圖景,選編收錄了陳萬雄、舒衡哲、王曉明、羅志田、王汎森、陳平原、王奇生、歐陽哲生等諸位著名學者功力深厚的大作,極具學術價值。其中,陳平原、歐陽哲生等挖掘報刊、檔案、信件等第一手史料,還原歷史細節,力圖回到五四現場;陳萬雄梳理人事關係網,考察五四新文化運動與辛亥革命的內在淵源;瞿駿、徐佳貴從地方視角入手,考察五四新文化在不同地區的傳播與影響,展現其在非中心區域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從多元視角出發,以歷史細節入手,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實而立體的五四。

作者介紹
編者:王風//袁一丹|責編:李沁陽//蘇玲

目錄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源流 陳萬雄
「五四」的「老調子」——知識分子自己的看法 舒衡哲/著 程巍/譯
一份雜誌和一個「社團」——重識「五四」文學傳統 王曉明
文學革命的社會功能與社會反響 羅志田
思潮與社會條件——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 王汎森
五月四日那一天——關於五四運動的另類敘述 陳平原
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 王奇生
《新青年》編輯演變的歷史考辨——以1920至1921年《新青年》同人來往書信為中心的探討 歐陽哲生
「五四」前後的蔡元培與南北學界 陳以愛
誰的「五四」?——論「五四文化圈」 李怡
地方精英、學生與新文化的再生產——以「五四」前後的山東為例 季劍青
「另起」的「新文化運動」 袁一丹
老新黨與新文化——「五四」大風籠罩下的地方讀書人 瞿駿
「五四」與「新文化」如何地方化——以民初溫州地方知識人及刊物為視角 徐佳貴
「五四」期間杜威與中國的一段「交互經驗」 彭姍姍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梁啟超諸人的文化努力與「五四」思想界 周月峰
五四新文化的「運動」邏輯 張武軍
來源說明
主編簡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