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物安全--理論與實踐(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張衛文//宋馨宇//王方忠//王蕾凡|責編:王琰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72106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4
人民幣:RMB 7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明確定義的生物安全的七個主要領域,系統、全面地介紹了生物安全相關的基礎知識、法律法規以及實際案例等。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內容涵蓋緒論、傳染病、兩用生物技術、生物實驗室安全、生物遺傳資源安全、生物入侵、微生物耐葯、生物武器與生物恐怖、生物安全的國內治理、生物安全全球治理、案例研討等多個方面。
    本書由天津大學生物安全戰略研究中心團隊撰寫,編寫成員具有生物學和法學多種學科背景。本書具有較好的廣度和深度,可讀性較強,可作為生物安全相關專業,如生物、化學、電腦、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生物教師及科研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張衛文//宋馨宇//王方忠//王蕾凡|責編:王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生物安全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生物安全的內容
    三、生物安全特徵
  第二節  生物安全的發展歷程與法律規制
    一、生物安全的發展歷程
    二、生物安全領域法律規制
  第三節  生物安全學的基本屬性
    一、生物安全學的學科任務、研究對象和學科基礎
    二、生物安全學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傳染病
  第一節  人類歷史上重要傳染病事件
    一、雅典瘟疫
    二、鼠疫
    三、天花
    四、霍亂
    五、流感
    六、黃熱病
    七、瘧疾
    八、肺結核
    九、流行性斑疹傷寒
    十、脊髓灰質炎
    十一、艾滋病
  第二節  傳染病防控體系
    一、傳染病傳播途徑及危害
    二、當前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
    三、傳染病監測預警
    四、傳染病風險評估
    五、傳染病防控策略
  第三節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一、傳染病應急響應
    二、不同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第四節  傳染病防控國際合作
    一、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二、國際組織制定主要條例及指導原則
    三、國家和組織傳染病防控的國際合作情況
  第五節  展望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兩用生物技術
  第一節  生物科技的發展歷程概述
    一、生物科技的發展概況
    二、生物科技的研究領域與熱點話題
    三、生物科技研究的應用
    四、生物科技研究的相關技術
    五、核心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第二節  兩用生物技術研究的界定
    一、界定兩用性研究的歷史背景
    二、兩用性研究界定的意義與挑戰

  第三節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與研究進展
    一、合成生物學的起源與內涵
    二、合成生物學的應用
  第四節  基因組編輯的發展與研究進展
    一、基因組編輯的概念與內涵
    二、基因組編輯的類型
    三、基因組編輯的應用
  第五節  基因驅動的發展與研究內容
    一、基因驅動的概念與起源
    二、基因驅動的類型
    三、基因驅動的應用
  第六節  兩用生物技術的潛在風險
    一、前沿生物技術的誤用濫用風險不斷湧現
    二、前沿生物技術被武器化的風險加劇
    三、兩用生物技術引發的倫理學問題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生物實驗室安全
  第一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述
    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事故
    二、病原微生物分類及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級劃分
    三、生物安全實驗室防護和操作規範
    四、生物安全實驗室關鍵設備
    五、生物安全實驗室管理體系
  第二節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總體概況
    一、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發展歷程
    二、西方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發展狀況
    三、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發展狀況
    四、生物安全實驗室國際合作
  第三節  生物安全實驗室法律法規
    一、《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
    二、《生物風險管理:實驗室生物安保指南》
    三、《感染性物質運輸指南》
    四、《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陸生動物衛生法典》
    五、《陸生動物診斷試驗和疫苗標準手冊》
    六、《關於動物醫學研究兩用技術的使用,風險識別、評估和管理指導原則》
    七、《醫學實驗室-安全要求》
    八、各國生物安全實驗室法律法規
  第四節  生物安全實驗室發展瓶頸及未來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生物遺傳資源安全
  第一節  遺傳資源的界定
    一、國際條約對遺傳資源的定義
    二、有關國家對遺傳資源的定義
    三、我國對遺傳資源的定義
  第二節  遺傳資源的類型、特點與重要性
    一、遺傳資源的類型與特點
    二、保護遺傳資源的戰略意義
  第三節  作物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現狀
    一、我國作物遺傳資源概況
    二、作物遺傳資源的保存方法

    三、作物遺傳資源的利用
    四、植物遺傳資源管理與可持續農業
    五、栽培物種的起源和作物多樣性的地理分佈
  第四節  水生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現狀
    一、水生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概況
    二、海洋遺傳資源的保護
    三、藻類推動海洋遺傳資源可持續發展
  第五節  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現狀
    一、我國野生動物遺傳資源概況
    二、保護野生動物遺傳資源的重要性
    三、保護野生動物遺傳資源的措施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生物入侵
  第一節  生物入侵概述
    一、生物入侵的基本概念
    二、生物入侵的研究歷史與現狀
    三、生物入侵對我國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
    四、生物入侵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第二節  入侵種的特徵與入侵過程
    一、入侵植物的生物學特徵
    二、入侵動物的生物學特徵
    三、入侵種的入侵過程
  第三節  入侵種的種間關係
    一、競爭
    二、寄生/捕食
    三、互利共生
    四、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
  第四節  生物入侵的預防與控制
    一、生物入侵的早期預警
    二、外來種的口岸檢疫
    三、入侵生物的國內檢疫
    四、入侵生物的控制方法
    五、生物入侵的基因組學
  第五節  新興傳染病與生物入侵
    一、共同點
    二、有用的差異點:協同的機會
    三、未來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微生物耐葯
  第一節  微生物耐葯簡介
    一、微生物耐葯的基本概念
    二、微生物耐葯的歷史
    三、抗生素研發的現狀與困境
    四、抗生素新葯的開發前景
  第二節  微生物耐葯機制
    一、抗生素的耐藥性與持久性
    二、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
    三、耐藥性的來源
    四、抵禦抗生素的耐葯機制
    五、環境對微生物耐葯的影響

    六、微生物耐葯的危害
  第三節  微生物耐葯現狀及應對措施
    一、全球微生物耐葯現狀
    二、我國微生物耐葯現狀
    三、世界衛生組織應對微生物耐葯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生物武器與生物恐怖
  第一節  基本概念與特徵
    一、基本概念
    二、生物武器的種類
    三、生物恐怖襲擊的特點
    四、生物恐怖襲擊的危害
    五、醫務人員應對生物恐怖襲擊
  第二節  生物戰劑的類型與特點
    一、潛在的生物戰劑
    二、新型生物武器威脅
  第三節  生物軍控和履約
    一、生物軍控及履約相關背景介紹
    二、軍控履約主要進程和重點事件
    三、《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天津指南》的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生物安全的國內治理
  第一節  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系
    一、國家生物安全工作協調機制
    二、國家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
    三、國家生物安全信息共享制度
    四、國家生物安全信息發布制度
    五、國家生物安全名錄和清單制度
    六、國家生物安全標準制度
    七、國家生物安全審查制度
    八、國家生物安全應急制度
    九、國家生物安全事件調查溯源制度
    十、國家生物安全進出口准入制度
    十一、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
  第二節  重點領域的生物安全治理
    一、防控重大傳染病疫情
    二、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安全
    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
    四、人類遺傳資源和生物資源安全
    五、防範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
    六、國家生物能力建設
  第三節  違反《生物安全法》的法律責任
  第四節  生物安全與科技倫理
    一、科技倫理治理基本要求與原則
    二、科技倫理治理社會組織體系
    三、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
    四、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生物安全全球治理
  第一節  全球生物安全風險

    一、全球生物安全風險概述
    二、生物安全風險管控的價值與原則
    三、全球生物風險的管控機制
  第二節  重要領域的全球治理
    一、全球公共衛生安全
    二、禁止生化武器
    三、保護生物多樣性
  第三節  全球生物安全的軟法治理
    一、世界衛生組織
    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三、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四、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
    五、世界銀行
    六、國際風險管理理事會
  第四節  美歐生物安全治理
    一、美國
    二、歐盟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案例研討
  第一節  DNA合成病毒研究
    一、案例情景
    二、識別及評估風險
    三、利益攸關人應關切的問題
    四、研究應遵循的價值與原則
    五、管控風險的工具與機制
  第二節  危險病原體研究
    一、案例情景
    二、識別與評估風險
    三、利益攸關人應關切的問題
    四、研究應遵循的價值與原則
    五、管控風險的工具和機制
  第三節  國際合作研究的風險管理
    一、案例情形
    二、識別與評估風險
    三、利益攸關人應關切的問題
    四、國際合作應遵循的價值與原則
    五、管控風險的工具與機制
  第四節  基因驅動應用
    一、案例情形
    二、識別與評估風險
    三、利益關係人應關切的問題
    四、研究應遵循的價值與原則
    五、管控風險的工具與機制
  第五節  人類遺傳資源研究
    一、案例情景
    二、識別與評估風險
    三、利益攸關人應關切的問題
    四、研究應遵循的價值與原則
    五、管控風險的工具與機制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相關要求
  附錄二:我國對危險病原體研究的規範性要求
  附錄三:我國對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的相關規定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