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醫藥歷史與文化(第6輯)

  • 作者:編者:陳玉梅//江鳳艷|責編:黨旺旺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6203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4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刊第六輯共收錄學術論文20篇。「名醫·名家訪談」欄目介紹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教授從中醫藥學傳承發展、中醫藥臨床特點和評價、中醫藥走向國際三方面,對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本草綱目》整理與研究」欄目既介紹了《本草綱目》的定位評說與整理方法破局,也梳理了文樹德教授對《本草綱目》30多年的翻譯及研究歷程。「中醫藥文化與考古」欄目首先分析了醫學考古學的興起、在中國的實踐及其當代意義,其次通過出土文物簡牘、出土秦漢禁方、出土寫本藥方、簡帛醫藥文獻、醫療考古遺存探討了早期中醫、針灸文獻,最後從漢鏡銘文入手研究了古代煉丹術的發展。「中醫方葯文化」欄目探究了古方書煮散法的興衰與相關機制,分析了民國時期生葯基原研究的本土化與研究模式。「學術動態」欄目以清代中醫藥文獻研究的立體化與新推進為視角,評介了楊東方教授的新著《清代整理中醫藥文獻研究》。

作者介紹
編者:陳玉梅//江鳳艷|責編:黨旺旺

目錄
名醫·名家訪談
  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深度思考與解答——張伯禮院士訪談
《本草綱目》整理與研究
  《本草綱目》英譯的歷程與心得
  《本草綱目》定位評說與整理方法破局
  《本草綱目》研究的傳承創新——以《本草綱目研究集成》為例
  文樹德與助其力的中國學者——讀文樹德譯《本草綱目》(英文全本)
中醫藥文化與考古
  醫學考古學的興起及其意義
  疾病考古學及其在中國的實踐
  出土文物與文獻視角下早期中醫針灸知識與技術
  出土秦漢禁方及其流傳
  秦漢時期西北甘肅出土的簡牘與疾病史析論
  秦漢時期針灸術的數術化
  出土材料校釋針灸文獻詞語舉隅
  出土寫本藥方中道地藥材觀念的早期生產與傳播
  敦煌吐魯番出土本草寫本與朱墨雜書研究
  簡帛醫藥文獻醫方禁忌探析
  秦漢時期醫療考古遺存研究述要
  從漢鏡銘文考察煉丹術的早期發展——兼論漢代「尚方」主「方技」職能
中醫方葯文化
  古方書煮散法的興衰與相關機制研究
  民國時期生葯基原研究的本土化與研究模式分析——以《現代本草生藥學(上編)》出版後為例
學術動態
  清代中醫藥文獻研究的立體化與新推進——評楊東方《清代整理中醫藥文獻研究》
註釋凡例
徵稿啟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