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闡釋傳統敘論(精)

  • 作者:李春青|責編:蘇文靜
  • 出版社:山東教育
  • ISBN:9787570133475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61
人民幣:RMB 14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圍繞中國闡釋傳統展開,緒論點明經典傳注闡釋學意義及古代文學闡釋特點。主體部分從子學時代到清代,依次探討各時期闡釋思想與實踐,如先秦儒家、道家,漢唐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還闡述了中西交匯中新闡釋傳統的形成,涉及「五四」前後到當代的文學闡釋嘗試與發展。展現了中國闡釋傳統的演變歷程與多元內涵。

作者介紹
李春青|責編:蘇文靜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經典傳注的闡釋學意義
  第二節  從「古詩」的經典化看中國古代文學闡釋傳統的特點
第一章  子學時代的闡釋思想與實踐
  第一節  先秦儒家闡釋學的理論與實踐
  第二節  「文質模式」與中國古代經典闡釋學
  第三節  道家闡釋傳統之源流
第二章  經學語境下的儒家經典闡釋
  第一節  儒學話語調整與漢代經典闡釋學的形成
  第二節  「述而不作」與漢唐經學闡釋意識
  第三節  漢唐經學與《詩經》的文學闡釋
第三章  清談玄言之風影響下的闡釋思想
  第一節  魏晉闡釋思想與作為相對概念的「經」
  第二節  何晏與魏初《論語》闡釋
  第三節  王弼的《老子》《周易》闡釋
  第四節  郭象的《莊子》闡釋
  第五節  音實難知——六朝多元論闡釋思想與詩無達詁
第四章  宋明理學與中國闡釋傳統之演進
  第一節  詩無定鵠——宋代詩學多元論闡釋話語與詩無達詁
  第二節  宋代理學家的詩學困境
  第三節  審美的感性共識——從語錄與詩話看宋儒闡釋思想的融會貫通
  第四節  朱熹解經之闡釋邏輯與策略
  第五節  朱熹經學的審美闡釋
  第六節  詩為活物——明代詩學多元論闡釋話語與詩無達詁
  第七節  從「文本闡釋」到「自我闡釋」——王陽明經典闡釋學思想與實踐
第五章  清代學術轉型對闡釋思想之影響
  第一節  詩無定解——清代詩學多元論闡釋話語與詩無達詁
  第二節 對章句訓詁與心性義理的雙重超越——章學誠經典闡釋學思想探微
第六章  中西交匯中的新闡釋傳統之形成
  第一節  「五四」前後關於文學闡釋方式的幾種嘗試
  第二節  近代以來中國闡釋學初探
  第三節  七十年來文學闡釋模式的嬗變及其關聯
  第四節  接受美學中國化的三十年
  第五節  中國當代闡釋學四十年
  第六節  中國當代闡釋學建構
后 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