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體解剖生理學(第3版供藥學類中醫藥類公共衛生與衛生管理類健康管理與促進類等專業用高職高專醫藥類十四五新形態一體化教材)

  • 作者:編者:郭慶河//葉穎俊|責編:易莉煒
  • 出版社:江蘇科技
  • ISBN:9787571348342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9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的編寫緊扣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在堅持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實用性的前提下,遵循「必需、夠用、會用」的原則,力求言簡意賅,重點突出。教材編寫注重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強化職業技能的訓練,注重教材內容與職業准入的有效銜接,突出專業特色和職業教育特點。
    本教材在每章章首設置學習目標,新增導學案例,既方便學生更好地規劃學習路徑,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章中穿插知識鏈接以拓寬知識視野。章末附思考與練習,方便檢測學習效果。本次修訂配套課件,增加課程思政模塊「拓展閱讀」,落實立德樹人教育職能,並以二維碼形式呈現,豐富紙質教材的表現形式。此外,本教材重新審定了編寫原則,調整了編寫隊伍,在保證上一版教材知識體系完整性、系統性的同時,對上一版教材內容框架進行了重新編排,力爭呈現同一個器官先解剖結構後生理功能的編寫順序,使教材更好地體現人體解剖生理學知識的一致性和連貫性,便於掌握和理解。比如,在心血管系統的編寫中,本教材將心肌的生物電現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的泵血功能等生理學知識提前,與心的位置、心腔的結構、心壁的結構、心的傳導系統、心的血管等解剖學知識放在一起編寫,實現了心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有機融合。

作者介紹
編者:郭慶河//葉穎俊|責編:易莉煒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概述
    一、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定義、研究內容及醫學地位
    二、人體的組成和分部
    三、解剖學姿勢和常用術語
    四、學習人體解剖生理學的觀點和方法
  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一、新陳代謝
    二、興奮性
    三、適應性
    四、生殖
  第三節  人體內環境與穩態
    一、內環境
    二、內環境穩態
  第四節  人體生理功能的調節
    一、人體功能的調節方式
    二、人體功能調節的控制系統
第二章  細胞
  第一節  細胞的基本結構
    一、細胞膜
    二、細胞質
    三、細胞核
  第二節  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
    一、單純擴散
    二、易化擴散
    三、主動轉運
    四、出胞和入胞
  第三節  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一、靜息電位
    二、動作電位
    三、局部電位
第三章  基本組織
  第一節  上皮組織
    一、上皮組織的特點
    二、上皮組織的分類和分佈
  第二節  結締組織
    一、固有結締組織
    二、軟骨組織與軟骨
    三、骨組織與骨
  第三節  肌組織
    一、肌組織的分類
    二、肌組織的結構和收縮功能
  第四節  神經組織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三、神經纖維
    四、神經末梢
第四章  血液
  第一節  概述
    一、血液的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二節  血漿
    一、血漿的成分及其作用
    二、血漿滲透壓
  第三節  血細胞
    一、紅細胞
    二、白細胞
    三、血小板
  第四節  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二、纖維蛋白溶解
  第五節  血量與血型
    一、血量
    二、血型
    三、輸血原則
第五章  運動系統
  第一節  骨學
    一、概述
    二、全身各骨
  第二節  骨連結
    一、概述
    二、全身主要的骨連結
  第三節  骨骼肌
    一、概述
    二、全身主要的肌肉
第六章  消化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二、消化系統的功能
  第二節  消化管
    一、口腔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腸
    六、大腸
  第三節  消化腺
    一、肝
    二、胰
  第四節  消化器官活動的調節
    一、神經調節
    二、體液調節
    三、社會、心理因素及行為調節對消化功能的影響
第七章  呼吸系統
  第一節  呼吸道
    一、鼻
    二、咽
    三、喉
    四、氣管
    五、主支氣管

  第二節  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態
    二、肺的微細結構
    三、肺的體表投影
    四、肺的血管
  第三節  胸膜與縱隔
    一、胸膜
    二、縱隔
  第四節  呼吸功能
    一、外呼吸
    二、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三、內呼吸
  第五節  呼吸運動的調節
    一、呼吸中樞對呼吸的調節
    二、呼吸運動的反射性調節
第八章  泌尿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泌尿系統的組成
    二、泌尿系統的功能
  第二節  腎
    一、腎的位置和形態
    二、腎的結構
    三、腎的血液循環
    四、腎的泌尿功能
  第三節  輸尿管
    一、輸尿管的形態和分部
    二、輸尿管的生理性狹窄
  第四節  膀胱
    一、膀胱的位置和毗鄰
    二、膀胱的形態和結構
  第五節  尿道
  第六節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液的理化性質與尿量
    二、尿液的排放
第九章  生殖系統
  第一節  男性生殖系統
    一、內生殖器
    二、外生殖器
  第二節  女性生殖系統
    一、內生殖器
    二、外生殖器
第十章  脈管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脈管系統的組成
    二、血液循環
    三、血管吻合與側支循環
  第二節  心血管系統
    一、心
    二、血管
    三、心血管活動的調節

    四、微循環與器官循環
  第三節  淋巴系統
    一、淋巴管道
    二、淋巴組織
    三、淋巴器官
  第四節  組織液與淋巴循環
    一、組織液的生成與迴流
    二、組織液生成與迴流的影響因素
    三、淋巴液的生成與淋巴循環
第十一章  感覺器官
  第一節  概述
    一、感覺器官的結構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節  眼
    一、眼的結構
    二、眼的功能
    三、與視覺有關的幾種生理現象
  第三節  耳
    一、耳的結構
    二、耳的功能
  第四節  皮膚
    一、皮膚的結構
    二、皮膚的功能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神經系統的劃分
    二、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第二節  中樞神經系統
    一、脊髓
    二、腦
    三、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
  第三節  周圍神經系統
    一、脊神經
    二、腦神經
    三、內臟神經
  第四節  神經系統的感覺傳導功能
    一、感覺分類
    二、大腦皮質的感覺定位
    三、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傳導功能
    四、痛覺
    五、感覺傳導通路
  第五節  神經系統的運動調節功能
    一、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的調節
    二、神經系統對內臟活動的調節
  第六節  腦的高級功能
    一、條件反射
    二、優勢半球與語言中樞
    三、學習與記憶
    四、腦電圖
    五、覺醒與睡眠

第十三章  內分泌系統
  第一節  概述
    一、內分泌系統的組成
    二、激素的分類及信息傳遞方式
    三、激素的作用機制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下丘腦與垂體
    一、下丘腦與垂體的功能聯繫
    二、下丘腦的神經內分泌功能
    三、垂體的內分泌功能
  第三節  甲狀腺
    一、甲狀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甲狀腺的結構和功能
    三、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代謝
    四、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五、甲狀腺分泌功能的調節
  第四節  甲狀旁腺
    一、甲狀旁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甲狀旁腺的結構和功能
    三、甲狀旁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四、甲狀旁腺分泌功能的調節
  第五節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腎上腺的結構和功能
    三、腎上腺各種激素的生理功能
    四、腎上腺分泌功能的調節
  第六節  胸腺
    一、胸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胸腺的結構和功能
    三、胸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第七節  松果體
    一、松果體的位置和形態
    二、松果體的功能
  第八節  胰島
    一、胰島的概念
    二、胰島的結構和功能
    三、胰島所分泌激素的生理功能
第十四章  能量代謝與體溫
  第一節  能量代謝
    一、能量的來源和去路
    二、能量代謝的影響因素
    三、基礎代謝
  第二節  體溫
    一、正常體溫及其生理波動
    二、機體的產熱與散熱平衡
    三、體溫調節
單項選擇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