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再造文明(巨變時代的文化主體性問題)/湖南師範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文庫

  • 作者:阮煒|責編:李天偉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5360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論述了19世紀以來中華文明遇到的挑戰,傳統價值理念、社會政治架構、文化體制全面崩坍,舊有的文化主體性崩潰,而面對文化巨變和民族生存危機,文化主體性的重建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作者認為,需要重新思考中國文化之基本理念,回到先秦諸子的思想和生命態度中去尋找源頭活水,通過儒家「仁」的整合作用,「返本開新」,來確立中國人的文化主體性。

作者介紹
阮煒|責編:李天偉
    阮煒,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從事文明研究(含古典學)、當代英國小說研究、語言學研究及時評。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文明研究」系列叢書作者,「古典學譯叢」主編,出版著作包括《不自由的希臘民主》《20世紀英國小說評論》等。

目錄
總序
釋義
緒論
第一章  文化主體性的崩潰與重建
  一  引言
  二  何為文化主體性問題?
  三  何為中國文化之基本理念?
  四  文明互動中的中國性
  五  真理的本質性與多元性
  六  在文明磨合中返本開新
  七  「仰視」變「平視」
第二章  從「天下」到「國家」:現代中國民族主義
  一  引言
  二  何為「民族主義」?
  三  民族主義類型
  四  兩種民族主義的衝突
第三章  「封建」的尷尬
  一  引言
  二  傳統語境中的封建
  三  西方學者的封建觀
  四  其他形態的封建主義
  五  「封建」在現代中國的含義
  六  「封建」一詞帶來的尷尬/
  七  「封建」一詞不宜再用
第四章  梁啟超的「新民」
  一  引言
  二  「一生多變」的思想家
  三  文化主體性的堅守
  四  有權利意識及國家觀念的「新民」
  五  中國人能否「超拔」西方人?
第五章  保守與調和中的文化自信
  一  引言
  二  不斷學習的思想家
  三  保守主義的革命家
  四  衝突與調和
  五  共和抑或立憲?
第六章  明清啟蒙話語的現代性格
  一  引言
  二  富於生機的思想形態
  三  啟蒙話語的興起
  四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唐甄對心學末流的批判
第七章  乾嘉考據學的現代品質
  一  引言
  二  考據學興起的原因
  三  過剩的智力資源
  四  別樣的啟蒙
第八章  現代主義與改開時代新思維
  一  引言
  二  對保守思維的衝擊
  三  彼此包容的「主義」

  四  存在主義的高光時刻
  五  引領新時代,開創新思維
第九章  罪與欲
  一  引言
  二  「罪」的由來
  三  人孰無死,人孰無罪
  四  保羅:究竟誰最終對罪負責?
  五  奧古斯丁:存在即罪
  六  阿奎那:用原義沖淡原罪
  七  仁義與禮制視域里的人性論
  八  人性本善,人已得救
  九  荀子:人可完善
  十  朱熹到胡宏的理欲觀
  十一  從神人對待到天人合一
  附論  比較視野中的個人價值與國家、社群
第十章  儒家有傳人嗎?
  一  引言
  二  文化永遠在流變
  三  漢唐文化的發展
  四  宋代文化的發展
  五  明清文化的發展
  六  變遷中的傳統文化
  七  誰是儒家傳人?
  八  有「團體傳承者」未必是幸事
  九  文化變遷帶來了文化活力
  十  「斷子絕孫」,抑或「吐故納新」?
結語  不存在的「花果飄零」
  一  立而後廢的孔子像
  二  儒家也是一種宗教
  三  儒家不等於中國文明
  四  今日中國人、海外華人都是儒家傳人
文明互動中的民族主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