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李庄學術史/宜賓市博物院宜賓文化遺產研究叢書

  • 作者:王朝衛|責編:母芹碧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ISBN:9787220137679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0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學術史的角度,全面系統地梳理了1940年至1946年間寓居李庄的數十位學者的學術史實和學術成果,並結合當時的學科背景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比較研究,從考古學、博物館學、民族學、語言學、歷史學、社會經濟學、教育學和中國建築史學等學科發展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他們在各自學科發展史上的歷史貢獻、地位和引領作用,為李庄抗戰文化的保護利用提供了普學皆宜的基礎性資料。

作者介紹
王朝衛|責編:母芹碧
    王朝衛,宜賓市博物院副研究館員。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系,主要研究領域有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文物建築的保護利用、宜賓地方史等。參與編著《宜賓酒史》《遂寧市廣德寺古建築群探微》《我住長江頭》。發表《四川宜賓真武山發現一座東漢崖墓》《四川宜賓市大觀樓》《琪縣焚人懸棺葬的維修保護》等學術論文。

目錄
第一章 考古學
  第一節 李濟開始編《殷墟器物甲編:陶器(上輯)》
  第二節 董作賓石印出版《殷歷譜》
  第三節 吳金鼎三次主持西南考古調查與發掘
  第四節 向達兩次主持西北歷史考察
  第五節 石璋如在李庄時期的「整」和「調」
  第六節 勞榦研究居延漢簡
  第七節 夏鼐初步奠定學術地位
  第八節 王獻唐撰著金石巨作
第二章 博物館學
  第一節 出版《博物館》
  第二節 藏品編目建檔與調查採集
  第三節 李庄時期的陳列展覽
  第四節 王振鐸的漢車複原和司南試驗
第三章 民族學
  第一節 馬長壽的川康民族考察
  第二節 芮逸夫主持的兩次民族學調查
  第三節 李庄學者對「中華民族」建構的探索
  第四節 吳定良籌備體質人類學研究所
第四章 語言學
  第一節 李方桂出版《莫話記略》
  第二節 馬學良的彝語調查研究
  第三節 李霖燦的麗江納西族經典調查
  第四節 董同龢石印出版《上古音韻表稿》
  第五節 四川方言調查
第五章 歷史學
  第一節 李光濤以檔治史
  第二節 王崇武校勘《明實錄》
  第三節 岑仲勉研究隋唐史
  第四節 羅爾綱重啟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五節 各有所長的歷史學家
第六章 社會經濟學
  第一節 李庄時期的社會研究所
  第二節 梁方仲研究明代賦稅制度
  第三節 巫寶三編《中國國民所得(一九三三年)》
  第四節 嚴中平著《中國棉業之發展(1289—1937)》
  第五節 李庄的戰時經濟研究
  第六節 在李庄研究社會經濟史的史語所學人
第七章 教育學
  第一節 同濟大學開始向綜合性大學發展
  第二節 李庄的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
  第三節 張政烺與戰時中國最好的文科圖書館
  第四節 助教鄧廣銘開啟宋史研究
  第五節 李庄史語所的研究生
  第六節 史語所在李庄的學術講論會
第八章 中國建築史學
  第一節 梁思成編著《中國建築史》
  第二節 梁思成開始註釋營造天書
  第三節 劉敦楨與營造學社的西南古建築調查
  第四節 劉致平調查研究四川古建築

  第五節 營造學社的建築考古實踐
  第六節 梁思成在李庄的文物建築保護實踐
  第七節 梁思成在李庄的師徒相授
附錄
  附錄1:抗戰時期李庄學術教育機構出版刊物及著作目錄一覽表
  附錄2:李庄石印出版《六同別錄》目錄一覽表
  附錄3:李庄石印出版《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卷目錄一覽表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