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精)/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 作者:鄭開|責編:鍾韻//曾誠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108079879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70
人民幣:RMB 9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哲學史的研究傳統,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諸子蜂起為哲學史的起點,因為活躍于那個時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本書則向前追溯,專門拈出「前諸子時期」,試圖發掘殷周之際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內容和特質,從而探討隨後諸子時期哲學突破的歷史背景和思想基礎。
    全書旗幟鮮明地指出,前諸子/前軸心時期思想史的主題就是「德」,「德」貫徹于西周以來的政治社會原則、文化模式和精神氣質的所有方面,是前諸子時期思想史最重要的特徵,而非以往學術界普遍接受的「天命神學」。而「德禮之間」,即制度與思想之間的相互建構,限定並塑造了前諸子時期思想史的核心特質。作者以「德的時代」概括綿延殷周之際和春秋戰國之交兩條重要歷史分界線之間的思想史特徵,與諸子哲學開啟的「道的時代」形成了鮮明對照,並提諸子哲學(儒、墨、道、法、名和陰陽家)正是從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傳統的背景中脫穎而出的哲學創作,這是一種「道」對「德」的「突破」——哲學思想(「道」)對源自宗教、制度的傳統思想(「德」)的突破。

作者介紹
鄭開|責編:鍾韻//曾誠
    鄭開,祖籍安徽合肥。1965年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985年畢業於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工程系,獲學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獲博士學位,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現為北京大學哲學與宗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莊子哲學講記》等,發表專業研究論文八十余篇。

目錄
再版弁言
第1章  緒論:問題、方法和語文
  第一節  問題
    一  問題意識
    二  理論框架
  第二節  方法
    一  三個問題
    二  兩個註釋
  第三節  語文
    一  文字
    二  音韻
    三  訓詁
    四  疑例舉偶
第2章  德禮體系
  第一節  德禮體系
    一  德禮體系
    二  「德」:禮的意義結構
    三  德、禮之間:互動和分化
  第二節  封建析論
    一  什麼是「封建」?
    二  為什麼要實行「封建」?
    三  「存滅國,繼絕祀
  第三節  德音詁釋
    一  《詩》無達詁?
    二  政治、宗教語境中的「德音」話語
    三  社會語境中的「德音」話語
第3章  政治語境:以省方、巡守和德刑為例
  第一節  省方考
    一  卜辭
    二  彝銘
    三  經傳
  第二節  巡狩鉤沉
    一  史料
    二  分析
    三  旁通:蒐與陟
  第三節  「德刑」及其他
    一  德刑:以《左傳》為中心的討論
    二  剛柔
    三  德與力、王與霸
    四  德與法(刑)
    五  「德」內面化
第4章  社會史分析:姓氏制度的思想史研究
  第一節  姓氏的社會史線索
    一  綜述
    二  鑲嵌于社會政治結構中的姓氏問題
    三  涉及種族、宗教層面的姓氏問題:以圖騰崇拜為中心
  第二節  德與姓氏
    一  社會政治語境:以「賜姓」「命氏」為例
    二  氏族語境:族、類、姓與德
    三  宗教語境:德的神聖意味

    四  多重視境:以「明德」為例
第5章  文化視野:從文化模式與精神氣質的角度看
  第一節  宗教傳統
    一  殷周之際的適應與創新
    二  宗教儀式的文化闡釋
    三  內在體驗的理性轉化
  第二節  政治理念
    一  德與天命
    二  德與革命
    三  德與哲命
  第三節  文化模式
    一  作為文化模式的禮樂
    二  民族精神
    三  文化意識
  第四節  精神氣質
    一  民德民彝
    二  人文理性
    三  道德價值
第6章  道德系譜學研究
  第一節  德目
    一  政治社會語境中的醞釀與發展
    二  道德意識和精神價值的聚焦與突顯
    三  「德目」的思想史脈絡和歷史展開綜論
  第二節  德性論
    一  德與善
    二  德與生
    三  德與性
    四  德與aret?
第7章  諸子時代的「哲學突破」:從前軸心時期到軸心時期的轉折
  第一節  「德禮」與「道法
    一  「德禮體系」的宿命性崩潰
    二  變法:「德禮體系」推陳出新與「法的精神」不斷滋育
    三  名:作為禮的抽象形式
  第二節  道、德之間:軸心時期的「哲學突破」及其視境
    一  政治話語的變遷:「德」「道」間的推移
    二  自然哲學的邊緣:以「天德」語詞為例
附錄
    一  工具書目
    二  徵引文獻
      1.古籍書目
      2.簡帛文獻引用表
      3.徵引書目
後記
出版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