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類文明史(中國人的文明觀上下)

  • 作者:強光中|責編:鄭雍
  • 出版社:華齡
  • ISBN:9787516926307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005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人類文明史——中國人的文明觀》一書,主要運用全球史觀下的結構人類學這一學術方法,對人類各主要文明展開全面且深入的比較研究。該書以人類思想史的演進歷程為核心,深入闡述了族群結構與人類文明形成之間的歷史邏輯關聯。尤為突出的是,書中詳述了中華文明同其他各文明體在衝突、交流以及融合等方面的互動歷史,特別是近現代以來,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相互推動、共同發展的歷程。從人類主要文明體的核心架構及其合理性著眼,該書深入探究了中華文明內在結構所獨具的優勢,揭示出中西等不同文明體終將走向深度融合的歷史趨向,並對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進行了展望,進一步推演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得以實現的歷史可能性。

作者介紹
強光中|責編:鄭雍
    強光中,畢業於安徽大學哲學系,安徽省哲學學會會員。3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人類文明的比較研究工作。出版《全球史觀下的孔子學說》,獲第三屆海南省出版物政府獎。

目錄
第一編  導論
  第一章  結構——歷史之門
    第一節  什麼是結構?
    第二節  結構的基本屬性是什麼?
  第二章  結構與人類文明
    第一節  什麼是文明?
    第二節  什麼是全球史觀下的結構人類學?
第二編  族群結構與人類文明
  第一章  人類原始族群文明的結構性突變
    第一節  人類原始族群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第二節  農業革命與人類資源供給環境的結構性失衡
    第三節  金屬時代的來臨與人類族群文明的結構性重組
  第二章  地球資源分佈狀況與人類文明特質的形成
    第一節  人類族群之間;中突的根源與主要類型
    第二節  資源分佈狀況與人類文明結構及其特質的形成
    第三節  人類文明的核心競爭力及其衡量標準
    第四節  人類文明衝突與融合的基本法則
    第五節  人類文明的成熟度及其評判標準
  第三章  族群對外擴張運動與文明核心結構的形成
    第一節  種姓:印度社會的超級「石塊」
    第二節  中華文明的基本結構:血緣關係等級制、官僚等級制和治理空間等級制
    第三節  「安拉的民族」:穆斯林社會的超級信仰實體
    第四節  西方文明:多族群文明與多文明複合體
  第四章  人類文明結構性突變的歷史階段性
    第一節  金屬時代: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衝突與融合
    第二節  動能時代: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
第三編  意識結構與人類文明
第四編  人類文明的起源
第五編  廢墟文明
第六編  印度文明
第七編  中華文明
第八編  古希臘羅馬文明
第九編  猶太教等三大一神教文明
第十編  動能時代與中世紀西方文明的突變
第十一編  中西文明的二次融合與人類文明的未來方向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