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梅蘭芳學刊(第11輯)(精)

  • 作者:編者:李立中//劉禎|責編:王見霞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60224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99
人民幣:RMB 1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23年9月25日至26日,「梅蘭芳及其藝術的當代傳播」學術研討會在江蘇省泰州市隆重舉行。此次會議旨在拓展梅蘭芳及其藝術的影響力,探討梅蘭芳品牌的時代價值,研究新媒體背景下梅蘭芳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傳播變化,提升梅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能力。會議由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梅蘭芳紀念館及中共泰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學者受邀參加。會議設有一場主題報告和七場學術報告,與會學者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傳承與創新等層面展開研討。本書為該會議論文集,為更好地反映會議的討論脈絡與進展,特按發言順序排序。

作者介紹
編者:李立中//劉禎|責編:王見霞

目錄
梅蘭芳藝術的當代傳播要守正創新……周育德
「梅黨」與梅蘭芳表演藝術體系的建構……鄭傳寅
梅蘭芳海外傳播及戲劇文化史意義……劉禎
錦瑟之弦細細數 :梅蘭芳到底演過多少戲?……谷曙光
論綴玉軒藏戲曲抄本的「梅學」建構價值——以《梅蘭芳藏珍稀戲曲抄本匯刊》為考察中心……孫書磊
論梅蘭芳訪美前後的唱譜編創與傳播策略——以三部《梅蘭芳歌曲譜》為考察基點……丁淑梅
如何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學習梅蘭芳的守正創新……向雪方
梅蘭芳訪粵的話語爭鋒探析——基於詩詞、報刊與公文的考察……郭超
梅蘭芳鼎盛時期唱腔藝術衍變之研究……任思
借力與合力——從民國報刊看 1946 年梅程競演……柳琳
從B站彈幕看梅派藝術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承傳播——梅蘭芳電影藝術片《貴妃醉酒》的彈幕研究……余國煌
「梅郎故里 戲曲聖地」——泰州戲曲類非遺文旅融合的途徑及價值……錢成
梅蘭芳祖籍及曾祖問題論爭述評……李華梅蘭芳戲曲聲樂美學思想研究……王亞非
「跨文化戲劇」視角下的梅蘭芳海外研究(1990—2023)……徐瑋
範式與圭皋 :梅蘭芳 「移步」 「不換形」的當代價值論……焦振文
梅派藝術的傳播與北疆文化建設……劉堯曄
梅蘭芳戲曲舞蹈身體語言漫談……聞慧蓮
梅蘭芳表演藝術的多模態隱喻轉喻結構……劉洋
戲曲象徵符號——「梅蘭芳」的雙重性及其生成語境探究……宋天宇
余紫雲生平、演劇及相關問題譾論……謝雍君
京劇《大·探·二》源流考述……黃蓓
民國時期北方皮黃藝人對崑曲的再接受——兼論「昆亂不擋」對當代京劇界的價值與意義……王馨
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梅蘭芳文化傳播啟示錄……池浚
漫卷詩書——作為閱讀者的梅蘭芳……陳均
「二梅」體系 :兼談對梅蘭芳訪蘇史料的中蘇校勘……張晴?
20 世紀以來梅蘭芳表演體系論爭及其引出的思考……王省民
論中國戲曲興盛的大運河背景——基於戲曲發展史視角的宏觀考察……王潔 劉水雲
用文創產品載體傳播梅蘭芳及其藝術的探索……姚明
梅蘭芳文獻的再發掘與新考證……張靜
梅蘭芳演齣劇目概述……毛忠
梅蘭芳訪美演出研究的熱點、疑點與難點……張詩洋
論梅蘭芳主演的崑曲電影《遊園驚夢》……馬曉霓
論梅蘭芳新編戲的創造性轉換……藺晚茹
梅派「虞姬劍」與粵劇《虞姬》編導上的一些探討……尤海波
民初戲曲改良中官方與演員的角力 :《木蘭從軍》《童女斬蛇》編演史與早期梅派藝術……曹菲璐
《梅蘭芳學刊》徵稿啟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