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原版引進)/高等音樂教育新視野譯叢

  • 作者:(美)戴維·埃里奧特|責編:王亞平//段勁楠|總主編:謝嘉幸//劉沛|譯者:齊雪//賴達富
  • 出版社:上海音樂
  • ISBN:9787807513162
  • 出版日期:2009/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2
人民幣:RMB 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何為音樂?音樂在學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嗎?如果是,為什麼?音樂課該教哪些內容?如何教?本書通過把音樂理解為多樣化的人類實踐之廣義研究,為上述問題提出了新的答案。本書打破傳統的音樂教育哲學,為表演、聆聽、音樂素養、多元文化、創造性活動、自知自覺、課程發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屬性和意義提出了創造性的反思和透析。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特別關注現有的音樂教育理論所遺漏和忽略的問題。第一部分探討古往今來的哲學與音樂教育的關係。第二部分在音樂的本質和價值的新思維方式上構建了音樂教育哲學。第三部分為音樂教學提出了一種新的音樂課程發展觀。基於對過去的哲學思想敏銳的反思,本書發展了一種多母音樂觀念。它解釋了為什麼音樂製作和聆聽是人類可獲取的、獨一無二的思維形式,又是人類認識中最重要的、獨一無二的資源。
    基於對近期哲學與心理學研究的詳細考查,本書建立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哲學基礎,它可以斷定:對所有人來說,音樂在教育中都佔有中心地位。本書中「課程作為實踐」的觀念,為音樂教育者解釋了應該如何去實現他們的要求。
    本書構建了一種新的音樂教育理念。這是專門為激勵、引導和支持在職和實習音樂教師而設計的,也適用於處理音樂教育中的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作為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和構建個體哲學的催化劑,它為音樂教學中的「為什麼、是什麼和怎麼樣」提供了嚴密的反思。通過有說服力的綜合討論,本書強有力地證實了音樂是人類生活中至關重要的、有動力的和實踐性的追求之一,也是個體和集體全面發展的根基。因此,當然也是音樂教育實踐的根基。

作者介紹
(美)戴維·埃里奧特|責編:王亞平//段勁楠|總主編:謝嘉幸//劉沛|譯者:齊雪//賴達富
    戴維·埃里奧特博士現為紐約大學音樂與表演藝術系音樂教育專業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他曾在多倫多大學任教,並在印第安那大學、西北大學、開普敦大學、北德州大學和里莫力克大學愛爾蘭音樂中心擔任客座教授。作為音樂教育哲學家,埃里奧特博士在音樂教育專業所任教的課程包括音樂教育基礎、音樂認知、研究方法、音樂課程發展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

目錄
總序
中文版序言
原版序言
致謝
第一部分  導論
  第一章  哲學與音樂教育
    第一節  嚴肅的問題
    第二節  哲學
    第三節  哲學探索的特徵
    第四節  類比
    第五節  三個交叉點
    第六節  目的
    第七節  前提
    第八節  寫在前面
    第九節  本書的使用
    第十節  本章結束語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二章  走向新哲學
    第一節  三個問題
    第二節  解釋音樂
    第三節  過程性界定
    第四節  音樂的審美概念
    第五節  語境中的美學概念
    第六節  音樂教育的美學概念
    第七節  音樂教育美學觀念批判
    第八節  走向新哲學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二部分  音樂與音樂教育
  第三章  音樂製作
    第一節  引子
    第二節  意識、知識和思想
    第三節  音樂素養
    第四節  音樂素養的程序性本質
    第五節  正規音樂知識
    第六節  非正規音樂知識
    第七節  印象性音樂知識
    第八節  指導性音樂知識
    第九節  作為音樂理解的音樂素養
    第十節  音樂素養的水平
    第十一節  音樂教育的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四章  音樂聆聽
    第一節  聆聽:毫無思想還是富有思想?
    第二節  音樂聆聽的基礎
    第三節  音樂聆聽的程序性本質
    第四節  我們的樂音
    第五節  藝術特性與審美特性

    第六節  音樂作品:多維挑戰
    第七節  音樂作品:設計維
    第八節  音樂素養和聆聽素養
    第九節  音樂聆聽:音樂認識的五個維度
    第十節  音樂教育的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五章  音樂製作者、聆聽者和音樂的價值
    第一節  人類的傾向和人類的興趣
    第二節  再談意識
    第三節  自我成長
    第四節  自我成長和沉浸的條件
    第五節  自我成長的特點和後果
    第六節  自尊
    第七節  再談人類意向和人類興趣
    第八節  音樂製作的價值
    第九節  音樂聆聽的價值
    第十節  音樂體驗與審美體驗
    第十一節  三個根本性概念
    第十二節  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六章  音樂作品
    第一節  形式一內容的關係
    第二節  基於設計的作品
    第三節  表現性音樂
    第四節  音樂表達的概念
    第五節  識別表現性的音樂屬性
    第六節  具象的音樂
    第七節  音樂描述和性格刻畫
    第八節  音樂教育的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七章  語境中的音樂製作
    第一節  語境中的作曲
    第二節  語境中的表演
    第三節  音樂詮釋
    第四節  義務和道德
    第五節  語境中的即興表演
    第六節  情境中的編曲
    第七節  音樂教育的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八章  語境中的音樂聆聽
    第一節  導引
    第二節  文化和意識影響音樂
    第三節  文化意識形態和聆聽
    第四節  文化——意識形態影響的更多例子
    第五節  喜歡、討厭與其他音樂關注
    第六節  作為文化的音樂

    第七節  音樂作品的多維觀
    第八節  關於音樂作品的本體論
    第九節  概括音樂與效果之問的關係
    第十節  音樂教育的意義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九章  語境中的音樂創造力
    第一節  創造力的概念
    第二節  原創性和重要意義
    第三節  本能的原創性
    第四節  創造性的個性和創造性的過程
    第五節  創造性成就的基礎
    第六節  創造力和想象力
    第七節  創造性的反思
    第八節  音樂之魅力與非凡意義
    第九節  對音樂教育的啟示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三部分  音樂教學與學習
  第十章  音樂教育與課程
    第一節  課程的概念
    第二節  傳統的課程製作
    第三節  反傳統的課程製作
    第四節  教師和課程製作
    第五節  課程製作的新概念
    第六節  課程基本論題
    第七節  音樂課程製作
    第八節  課程製作的四個步驟
    第九節  音樂課程的實踐觀
    第十節  步驟一:一個實踐的定向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十一章  音樂的教學與學習
    第一節  內省的音樂實踐
    第二節  第二步:準備和策劃實踐
    第三節  第三階段:音樂的教與學
    第四節  第四階段:課程評估的實踐理論
    第五節  多維的音樂課程
    討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第十二章  音樂教育和學校教育
    第一節  教育與學校教育之比較
    第二節  學校教育的功能
    第三節  學校教育的宗旨
    第四節  學校教育的必然結果
    第五節  一個根本問題
    第六節  面向未來:短期
    第七節  面向未來:長期
    第八節  面向未來:專業的音樂教育工作者
    試論與思考題

    相關閱讀資源
註釋
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