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生態轉移支付的政策效應研究

  • 作者:夏夢麗|責編:盧玥丞//楊金月
  • 出版社:經濟科學
  • ISBN:9787521860580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中央財政通過加大投入、稅收減免等多項直接或間接政策積极參与生態環境治理,有效遏制了環境污染趨勢。但由於生態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及其伴隨的公平和效率問題,環境治理難度仍舊較大。生態轉移支付作為一種新的環境治理財政工具,建立的以生態環境保護成本和收益對等為原則的政府間財政性補償機制,能夠在中央財政事權及中央地方共同財政事權清晰界定的背景下,為地方政府提供有效激勵,併為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中所存在的正負外部性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當前,中國生態轉移支付已初步呈現出以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為主的縱向轉移支付和以重點流域、主要城市空氣質量為試點的橫向轉移支付交相輝映的基本雛形。但政策效應究竟如何?政策進路如何設計?還有待考量。本書選取重點生態功能區縱向財政轉移支付和新安江生態補償橫向轉移支付為典型樣本,利用理論和實踐分析、定性和計量模型相結合的方法,從財政三大職能,即收入分配、資源配置和穩定經濟的角度考察生態轉移支付政策效應,再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優化生態轉移支付政策設計。

作者介紹
夏夢麗|責編:盧玥丞//楊金月
    夏夢麗,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博士,現任《江淮論壇》雜誌社編輯。主要研究財政理論與政策:環境經濟理論與政策。主持省級課題、參與國家級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9篇,撰寫的咨政報告被主要領導批示,獲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二等獎等榮譽。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研究內容、框架與方法
  1.4  創新與不足
第2章  生態轉移支付的理論基礎
  2.1  概念界定與辨析
  2.2  生態轉移支付的理論框架
  2.3  生態轉移支付的財政職能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生態轉移支付政策演變與現實特徵
  3.1  縱向生態轉移支付政策演變
  3.2  橫向生態轉移支付政策演變
  3.3  生態轉移支付現實特徵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生態轉移支付的資源配置效應分析
  4.1  生態轉移支付與資源配置效應
  4.2  生態轉移支付影響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作用機理
  4.3  實證策略
  4.4  實證結果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生態轉移支付的收入分配效應分析
  5.1  生態轉移支付與收入分配效應
  5.2  生態轉移支付影響收入分配的作用機理
  5.3  實證策略
  5.4  實證結果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生態轉移支付的綠色發展效應分析
  6.1  生態轉移支付與綠色發展效應
  6.2  生態轉移支付影響綠色發展效應的作用機理
  6.3  實證策略
  6.4  實證結果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生態轉移支付的政策實踐
  7.1  生態轉移支付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新安江流域為例
  7.2  新安江流域生態轉移支付政策效果分析
  7.3  生態轉移支付的應用推廣——以安徽省生態補償為例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8.1  研究結論
  8.2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