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主栽作物適水種植研究

  • 作者:編者:任永峰|責編:周麗麗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技
  • ISBN:9787511669742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2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作為內蒙古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之一,土地生產力下降,水資源嚴重不足,水資源與農業生產的供需矛盾尤為突出。加之農民和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利用大水漫灌和噴灌圈發展灌溉農業,過度開採地下水,耕作和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地下水位嚴重下降,造成了水資源浪費和當地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現象嚴重,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針對該區域氣候特點和農田種植結構特徵,以及對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的現狀,團隊經過10余年深入的科學研究,在基礎理論、技術研發和模式集成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本書介紹了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水資源賦存演變機制,適宜的抗旱節水作物品種及作物布局,農田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以及區域抗旱豐產技術模式等,對提升區域農田抗旱減災能力、協調和促進生產與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指導。

作者介紹
編者:任永峰|責編:周麗麗

目錄
第一章  陰山北麓農業氣候資源時空變化特徵
  第一節  降水量的時空分佈特徵
    一、降水量的時間分佈特徵
    二、降水量的空間分佈特徵
  第二節  地下水位的時空分佈特徵
    一、地下水位的時間變化特徵
    二、地下水位的空間變化特徵
  第三節  土壤水分體積變化特徵
    一、土壤水分體積時間變化特徵
    二、土壤水分體積空間變化特徵
  第四節  地表徑流變化特徵
    一、地表徑流時間變化特徵
    二、地表徑流空間變化特徵
  第五節  陸地水儲量的變化特徵
第二章  陰山北麓水資源賦存演變機制
  第一節  研究內容
    一、分區地表水資源量計算方法
    二、平原區地下水資源計算
    三、水資源小網格推算模型
  第二節  研究結果
    一、陰山北麓各旗縣水資源空間特徵
    二、陰山北麓水資源區域分佈
    三、陰山北麓各旗縣水資源變化量
  第三節  小結
第三章  陰山北麓水資源承載力及水資源供給與利用機制
  第一節  研究內容
  第二節  研究結果
    一、陰山北麓地區降水闕值與旗縣分佈
    二、優勢作物耗水特徵和降水時空變化
    三、小結
第四章  陰山北麓適水性作物篩選與作物優化布局研究
  第一節  研究內容
  第二節  研究結果
    一、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
    二、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生長季水熱條件年際變化規律
    三、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生育期需水、耗水特徵
    四、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不同年型耗水特徵
    五、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耗水與氣溫、降水的關係
    六、陰山北麓主要糧食作物抗旱品種篩選及布局優化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  陰山北麓抗旱節水栽培與保水耕作技術
  第一節  馬鈴薯關鍵生育時期適水栽培與限量滴灌技術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結果
    三、小結
  第二節  燕麥有機培肥高質栽培技術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結果
    三、小結
  第三節  馬鈴薯和綠肥間作帶寬合理配置技術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結果
    三、小結
  第四節  糧草輪作物種優化配置技術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結果
    三、小結
  第五節  馬鈴薯水資源平衡利用及緩釋肥料施用技術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結果
    三、小結
第六章  種植模式集成及示範
  第一節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馬鈴薯限量補灌抗旱豐產高質栽培技術模式
    一、呼和浩特市示範區示範效果
    二、烏蘭察布市示範區示範效果
  第二節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燕麥保護性耕作抗旱豐產栽培技術模式
    一、呼和浩特市示範區示範效果
    二、烏蘭察布市示範區示範效果
  第三節  陰山北麓農牧交錯區抗旱減災與生態種植模式
    一、馬鈴薯壟膜集雨抗旱減災技術模式
    二、馬鈴薯與綠肥作物合理輪作生態種植技術模式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