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尋跡(探尋曹操墓事件背後的真實)/復旦百年人類學叢書
內容大鋼
本書以科學人文為切入點,不僅還原了復旦大學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探究「曹操墓」真相的整個過程,還揭曉最後的答案。它帶領讀者穿越歷史,讓他們了解基因科學發展史中各種感人的故事和曾經有過的爭議,以及基因科學前沿發展成果,完成中國人文歷史長河中的一次心靈暢遊。本書在回望歷史的基礎上,對科學技術與考古研究的融合進行展望,引導讀者對人類的未來、基因科學的應用、科學主義的影響作出理性的判斷和反思。
作者介紹
吳苡婷|責編:劉小莉//張毅穎
吳苡婷,上海大學社會學碩士、《上海科技報》主任記者、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傳播理論研究專委會理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中國」專家、上海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方向聯合培養單位碩士研究生導師。
在20多年的科技記者生涯中,撰寫了幾百萬字的科技報道,大量新聞作品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獲上海新聞獎、全國科技傳播優秀新聞作品獎、全國科技報系統優秀作品獎、上海科技新聞獎、上海教育新聞獎等40多個新聞獎項,發表論文近20篇。主辦的「科壇春秋」自媒體號總閱讀量近2億次。
目錄
第一章 「曹操墓」的出現
第一節 一聲炸雷平地起
一、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
二、除夕夜的一次盜墓事件
三、大墓的搶救性挖掘
四、大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
第二節 是非曲直爭議不斷
一、大墓認定為「曹操墓」的理由
二、質疑之聲
三、力挺的一方
四、正反雙方的一次對話
第三節 《中國社會科學報》的解讀
第二章 疑團破解是否可以借助科技手段
第一節 當年不被考古界認可的基因科學
一、自願參與鑒定的「後裔」
二、歷史學教授的看法並不一致
三、考古工作者反應謹慎
第二節 基因科學的「前世今生」
一、孟德爾的貢獻
二、DNA的結構之謎
三、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
第三節 古DNA技術發展的三次重大革命
一、分子克隆階段
二、PCR技術階段
三、高通量測序技術階段
第四節 線粒體、Y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檢測的不同之處
一、親子鑒定
二、線粒體檢測
三、Y染色體中的SNP檢測
第三章 復旦大學的介入
第一節 教授們的跨界選擇
一、一位歷史學教授的疑問
二、進化遺傳學家的關注
三、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的建立
第二節 大規模檢測前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
一、曹操「七十二疑冢」是否存在
二、曹操有沒有後代存活下來
三、曹操與夏侯氏之間有血緣關係的推測是否成立
第三節 中國首例「基因家譜學」研究拉開序幕
一、尋找全國的曹氏後人
二、在全國採集樣本時發生的小故事
三、檢測期間的河南安陽
第四節 浮出水面的事實
一、02-F1462,曹操家族Y染色體單倍群的揭曉
二、夏侯氏和曹氏沒有血緣關係
三、曹操家族和曹參家族沒有血緣關係
四、操姓人群與曹操家族沒有血緣關係
第五節 無法查驗的遺骨
一、西高穴大墓的翡翠疑雲
二、曹鼎牙齒的古DNA數據證實復旦大學科研工作的準確性
三、客觀還原當時復旦大學與河南方面的溝通過程
第四章 讓人回味的幾段插曲
第一節 發人深思的造假鬧劇
一、民間的一次質疑性的論壇
二、騙子身份的暴露
三、引以為戒的一次教訓
第二節 安陽西高穴大墓是不是曹宇、曹奐父子埋骨的王原陵
一、石牌上的文化信息
二、曹宇和曹奐是誰
三、曹操高陵和王原陵都在鄴城西
四、一個無法成立的結論
第三節 後續各種相關墓地的發現和挖掘進展
一、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所謂的「魏王墓」
二、已經被證實的曹休之墓
三、魏明帝曹散墓的出現
四、河北省臨漳縣習文村的疑似「曹操墓」
五、曹魏正始八年墓的最終確認
第四節 是真心英雄,還是不負責任r
一、劉慶柱的堅持
二、潘偉斌的心聲
第五章 答案呼之欲出
第一節 西高穴大墓為曹操墓地的事實逐漸明晰
一、曹操高陵曾經被曹丕毀陵
二、曹操墓曾經遭遇的西晉官方毀墓
三、西高穴1號墓的歸屬被認定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