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德性論(上下修訂本)(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獻SSAP學術文庫

  • 作者:江暢|責編:周瓊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35488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855
人民幣:RMB 2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伴隨著西方德性倫理學的復興,德性問題已成為當代西方倫理學界乃至世界倫理學界的熱門話題。本書在認真研讀西方有關德性問題的倫理學原著以及相關的心理學、社會學成果的基礎上,立足當代人類品質的現實,提出建立倫理學的德性論,以與倫理學的價值論、德情論和正當論相對應作為倫理學的一個主幹分支學科。在此基礎上,本書對德性的含義及其與惡性、人性、幸福、智慧、認識、情感、意志、實踐、環境、教育的關係等有關德性的基本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討論和闡釋,對一系列德性重大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創新性。
    本書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初版,2015年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同年獲中國倫理學會第二屆學術成果獎一等獎。2017年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秀獎。

作者介紹
江暢|責編:周瓊
    江暢,1957年8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哲學博士,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部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際價值研究學會(ISVI)前會長,中國倫理學會原副會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價值哲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中國文化建設與評價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湖北省倫理學學會名譽會長,湖北省雙創文化基金會理事長。發表論文350余篇,出版《德性論》《西方德性思想史》(四卷本)等著作36部。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各2項,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秀成果獎和首屆羅國傑倫理學教育基金優秀學術著作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和後期資助項目3項,教育部重大基地項目1項。

目錄
上卷
引言  德性論與倫理學
    一  建立德性論的必要性
    二  德性論在倫理學中的地位
    三  德性論研究的任務
    四  德性論與德性倫理學
第一章  德性與惡性
  第一節  何謂德性
    一  古代哲學家對德性的理解
    二  當代倫理學家對德性的闡釋
    三  德性的定義及其特性
    四  德性的源泉及其與道德規範的關係
    五  德性的形成、發展與變化
  第二節  德性與善、義務、正當、許可
    一  德性與善
    二  德性與義務、正當
    三  德性與道德許可
  第三節  德性與良心的關係
    一  良心的含義、特點和意義
    二  德性與良心的異同
    三  德性與良心的互動機制
  第四節  德性的項目及其類型
    一  德性項目(德目)的含義
    二  對德性的不同劃分
    三  德性的基本類型及其德目
    四  「德性之人」問題
  第五節  惡性
    一  惡性的性質
    二  惡性的種類和程度
    三  惡性與惡、罪的概念辨析
    四  惡性的危害
    五  惡性的成因
    六  防止和克服惡性的對策
第二章  德性與人格
  第一節  人性及其實現
    一  人性的含義及其結構
    二  人性與人格
    三  人格的主要特性
  第二節  品質及其道德性質
    一  品質的含義
    二  品質的倫理學意義
    三  德性品質與惡性品質
    四  品質對人性實現的影響
    五  米爾格拉姆實驗的挑戰
  第三節  德性與觀念
    一  觀念的含義
    二  德性與哲學觀念
    三  德性與價值觀念
    四  德性與規範觀念
  第四節  德性與知識

    一  知識的含義
    二  知識對於德性的意義
    三  德性對知識的作用
    四  「德性是知識」的偏頗
  第五節  德性與能力
    一  能力的含義
    二  德性與智力
    三  德性與專業能力
    四  德性與技能
  第六節  德性與自我實現和人格完善
    一  自我實現與人格完善
    二  人格完善的價值
    三  德性對於人格完善的意義
第三章  德性與幸福
  第一節  何謂幸福
    一  對幸福的不同理解
    二  幸福與幸福生活、幸福感受(幸福感)
    三  「國民幸福總值」(GNH)與「幸福星球指數」(HPI)
    四  幸福生活的主要領域
    五  幸福的意義
  第二節  德性與幸福的關係
    一  西方學者論德性與幸福的關係
    二  德性原初的生存手段意義
    三  德性作為幸福的前提、保障、動力和源泉
    四  德性作為幸福的內容
    五  追求幸福對於德性的意義
  第三節  德性與家庭和睦
    一  影響家庭和睦的因素
    二  德性對於家庭和睦的意義
    三  家庭和睦對德性的要求
  第四節  德性與職業成功
    一  影響職業成功的因素
    二  德性對於職業成功的意義
    三  職業成功對德性的要求
  第五節  德性與個性生活健康豐富
    一  個性生活的含義和特點
    二  影響個性生活健康豐富的因素
    三  德性對於個性生活健康豐富的意義
    四  個性生活健康豐富對德性的要求
第四章  德性與智慧
  第一節  何謂智慧
    一  智慧的意蘊
    二  智慧的類型與道德智慧
    三  智慧與理性、理智的關係辨析
    四  智慧的意義
  第二節  德性與智慧的互動性
    一  德性倫理學的解釋
    二  德性與智慧的相生相伴
    三  德性與智慧的相互構成
    四  德性與智慧的相互促進

  第三節  作為智慧之學的哲學與德性
    一  哲學的本性與哲學智慧
    二  哲學智慧與德性養成
    三  哲學智慧與德性完善
  第四節  智慧是德性嗎
    一  對希臘哲學家考慮的分析
    二  福特和刻克斯的觀點
    三  智慧不屬於德性
下卷
第五章  德性與認識
  第一節  認識的本性
    一  對認識的理解
    二  認識的主要類型
    三  認識與知識、觀念、意識
    四  認識的正確性
    五  人在認識中生存
  第二節  認識對德性的作用
    一  認識對判斷和運用德性的作用
    二  認識對德性養成的作用
    三  認識對德性維護和完善的作用
  第三節  德性對於認識的意義
    一  德性使認識向善
    二  德性為認識提供動力
    三  德性替認識負責
  第四節  德性認識論述評
    一  德性認識論概述
    二  對德性認識論的評論
第六章  德性與情感
  第一節  情感的本性
    一  對情感的理解
    二  情感與態度
    三  人生存的激髮狀態
  第二節  情感對德性的作用
    一  情感對德性的正面作用
    二  情感對德性的負面作用
  第三節  德性對於情感的意義
    一  情感的價值和道德審視
    二  德性對於情感的三重意義
  第四節  德性與情感的良性互動
    一  良性互動的必要性
    二  實現良性互動的關鍵
第七章  德性與意志
  第一節  意志的本性
    一  對意志的理解
    二  意志的結構
    三  意志力
    四  人生存的調控中樞
  第二節  德性與意願
    一  意願對於人生的意義
    二  意願對於德性的特殊意義

    三  德性對意願的作用
  第三節  德性與抉擇
    一  抉擇對於人生的意義
    二  抉擇對於德性的特殊意義
    三  德性對抉擇的作用
  第四節  德性與謀求
    一  謀求對於人生的意義
    二  謀求對於德性的特殊意義
    三  德性對謀求的作用
  第五節  德性與理智
    一  理智對於人生的意義
    二  理智對於德性的特殊意義
    三  德性對理智的作用
第八章  德性與實踐
  第一節  實踐的本性
    一  對實踐的理解
    二  實踐的類型
    三  人通過實踐生存
  第二節  道德實踐與德性實踐
    一  西方倫理學的「實踐」
    二  道德實踐的含義及其類型
    三  德性實踐的特點
    四  德性與德性實踐
  第三節  行為與德性行為
    一  行為的含義和意義
    二  德行與德性行為
    三  行為對於德性的意義
    四  德性對行為的作用
  第四節  修養與德性修養
    一  修養的含義和意義
    二  德性修養及其在修養中的地位
    三  德性修養的功夫
第九章  德性與環境
  第一節  德性與家庭環境和私交環境
    一  家庭環境對德性的影響
    二  德性對家庭環境的要求
    三  家庭在德性方面的應有作為
    四  問題家庭的問題與對策
    五  德性與私人交往環境
  第二節  德性與學校環境
    一  學校環境對德性的影響
    二  德性對學校環境的要求
    三  學校在德性方面的應有作為
  第三節  德性與工作環境
    一  職工品質與工作環境的互動關係
    二  德性對工作環境的要求
    三  單位在德性方面的應有作為
  第四節  德性與社會環境
    一  國民品質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關係
    二  德性對社會環境的要求

    三  社會在德性方面的應有作為
    四  「按德性分配」問題
  第五節  道德運氣問題
    一  道德運氣問題的提出及有關爭論
    二  道德運氣與德性
第十章  德性與教育
  第一節  德性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務
    一  關於德性可教性的爭論
    二  德性教育的意義
    三  德性教育的任務及不同教育者的職責
  第二節  學校的德性教育責任
    一  學校:德性教育的主渠道
    二  學校德性教育的主要責任及其分解
    三  當代中國學校德性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第三節  德性教育的共同原則
    一  訴諸自主原則
    二  防微杜漸原則
    三  循序漸進原則
    四  協同作用原則
    五  營造環境原則
    六  率先垂范原則
  第四節  德性教育與德性修養
    一  德性教育與德性修養的一致性與不同功能
    二  德性教育與德性修養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人名術語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