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等強國身份與圖斯克政府時期的波蘭多元平衡外交

  • 作者:王弘毅|責編:范娟榮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4421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9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強鄰環伺的地緣環境中,何以保身是波蘭數百年來面臨的首要外交難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地緣安全環境和國家相對實力的變化,波蘭實施過多種形式的平衡外交,如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的均勢外交、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等距離外交、東歐劇變后的睦鄰友好外交等。歷史經驗表明,「一邊倒」式的追隨並非波蘭外交的慣性特徵,在大國之間維持戰略平衡以提升戰略自主是波蘭外交的另一規律。這一規律在圖斯克政府第一任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懷有地區大國雄心的波蘭在美歐俄等多個行為體之間保持務實友好的多元平衡關係,使其戰略自主和國際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

作者介紹
王弘毅|責編:范娟榮
    王弘毅,法學(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講師;華東師範大學中東歐研究中心兼職青年研究員;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與合作網路青年理事。曾赴波蘭華沙大學歐洲研究中心訪學一年。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東歐國家政治與外交、歐洲一體化等。目前已在《歐洲研究》《國際展望》《華僑華人歷史研究》《俄羅斯研究》《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等CSSCI期刊以獨立或第一作者發表文章多篇,部分文章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動態
    一  國內研究現狀
    二  國外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創新與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與分析框架
  第一節  概念界定
    一  均勢外交
    二  中等強國
    三  多元平衡外交
  第二節  既有平衡理論的不足
    一  權力平衡論
    二  威脅平衡論
    三  利益平衡論
  第三節  中等強國多元平衡外交的分析框架
    一  分析視角:多元平衡外交概念的引入
    二  分析路徑:國內國際政治的雙重互動
    三  外交偏好:在大國之間保持戰略平衡
    四  案例檢驗:圖斯克政府的多元平衡外交
  第四節  研究框架
    一  歷史背景:從均勢制衡到多元平衡
    二  案例分析:多元平衡外交的三個階段
    三  政策評估:多元平衡外交的效應
第二章  波蘭的平衡外交:歷史流變與表現特徵
  第一節  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的均勢外交
    一  均勢外交的背景
    二  均勢外交的實踐
    三  均勢外交的失敗
  第二節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等距離外交
    一  等距離外交的背景
    二  等距離外交的實踐
    三  等距離外交的失敗
  第三節  蘇聯解體后的波蘭睦鄰外交
    一  睦鄰外交的背景:蘇聯解體與波蘭轉型
    二  睦鄰外交的實踐:回歸西方與東向睦鄰
第三章  重建平衡:在區域主義與大西洋主義之間(2007-2010)
  第一節  重啟波俄關係
    一  對俄重啟政策的背景
    二  波俄關係重啟的障礙
    三  對俄重啟政策的實踐
    四  俄格衝突對波俄關係的衝擊
  第二節  對美政策回歸理性
    一  對美政策調整的背景
    二  對美政策調整的實踐
    三  奧巴馬上台對波美關係的衝擊
  第三節  積極融入歐洲一體化
    一  融歐問題上的精英共識
    二  參與制定歐盟的能源政策

    三  塑造歐盟的東部政策
    四  重啟「魏瑪三角」機制
第四章  維持平衡:多邊框架下的全方位務實合作(2011-2013)
  第一節  對俄政策:從重啟到務實合作
    一  俄羅斯在波蘭對外政策中的戰略再定位
    二  邁入全方位的務實合作與和解進程之中
  第二節  對美政策:從回歸理性到突出主體性地位
    一  謀求升級波蘭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二  倡導建立波美民主戰略對話機制
    三  在阿P談判中優先關注波蘭利益
    四  強化與美國在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
  第三節  對歐政策:從積极參与者到倡議發起者
    一  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
    二  依托「魏瑪三角」靠近權力中心
    三  積極推動歐盟軍事能力建設
  第四節  強化區域和全球範圍內的多邊務實合作
    一  增強V4在軍事和政治領域的合作
    二  持續推動東部夥伴國家的民主轉型
    三  積極響應中國一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
第五章  走向失衡:克里米亞危機與波蘭外交轉向(2014-2015)
  第一節  對俄政策:從務實合作轉向對立
    一  對俄政治轉型期待的幻滅
    二  對俄製裁取代務實合作
    三  對波俄關係惡化的反思
  第二節  對美政策:重新強化對美國的安全倚重
    一  尋求擴大美國在波的軍事存在
    二  重啟在波部署反導系統談判
  第三節  對歐政策:協調對俄的一致立場
    一  呼籲對俄製裁與對烏援助
    二  倡導確立歐盟共同能源政策
  第四節  東部政策:深度介入克里米亞危機之中
    一  克里米亞危機的導火索
    二  烏克蘭在波蘭外交中的戰略地位
    三  波蘭在克里米亞事件上的介入
    四  克里米亞危機中的波蘭民情
第六章  圖斯克政府的多元平衡外交評估
  第一節  多元平衡外交的積極效應
    一  國際地位的提升
    二  中歐國家的讚許
    三  國內社會的認同度高
  第二節  多元平衡外交的制約因素
    一  精英共識:民族主義與實用主義之爭
    二  權力格局:美歐俄三角關係的變化
    三  地緣環境:中東歐地區的地緣安全態勢
  第三節  多元平衡外交的特徵
    一  脆弱性:受到美國歐洲政策連續性的制約
    二  現實性:波歐對俄政策的首要關切不同
    三  波動性:多黨制下政府更迭頻繁
    四  敏感性:高度的地緣不安全感
結語

附錄  1990年以來波蘭歷屆總統、總理、外長及其所屬黨派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