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魏晉南北朝佛教音樂美學思想研究

  • 作者:史一良|責編:單釗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4544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本士化發展進程中對中國音樂美學思想的重要影響。具體分為「東漢未至三國」「兩晉」「南北朝」三個時期展開研究,既注重佛教文獻中的音樂美學理論,也顧及佛教音樂實踐中反映出的審美風格,基本梳理了該時期佛教音樂美學思想的主要內容,並論述佛教音樂美學思想的「有」「無」「空」二個基本特徵,推動拓展了中國音樂美學史研究。

作者介紹
史一良|責編:單釗
    史一良,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博士后,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音樂美學史,佛教音樂美學思想以及現當代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審美觀。在《人民音樂》《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天津音樂學院學報》《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等期刊發表文章多篇,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出版項目各1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佛教音樂美學思想之歷史人文契合
  第一節  華夏傳統思想的推進與演變
  第二節  音樂文化發展的狀況與特徵
第二章  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的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第一節  佛教思想的初傳
  第二節  「佛道」:《理惑論》中的音樂美學思想
  第三節  華夏早期梵唄:「魚山梵唄」中的審美風格
第三章  兩晉時期的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第一節  佛教思想的深入
  第二節  士僧交匯中的音樂美學思想
  第三節  玄學中的佛教音樂美學元素
  第四節  鳩摩羅什于佛經翻譯中的音樂美學觀
  第五節  高僧在傳教活動中的音樂實踐
第四章  南北朝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第一節  漢傳佛教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佛論紛爭
  第三節  轉讀、唱導中的多元化審美
  第四節  梁武帝之佛論與佛樂創作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美學思想特徵
  第一節  醞釀與發生
  第二節  依「有」而立的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第三節  依「無」而立的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第四節  依「空」而立的佛教音樂美學思想
  小結
結語  中國佛教音樂美學的醞釀與誕生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