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16世紀歐洲文化記憶中的晚明烏托邦(門多薩與中華大帝國史研究)(精)/北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叢書/北京大學人文學科文庫

  • 作者:高博|責編:初艷紅|總主編:申丹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7828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3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學者在研究門多薩及其《中華大帝國史》時,多依賴於輾轉翻譯的漢譯本。本書深入16世紀的西班牙語源語語境對門多薩編著的《中華大帝國史》進行了重新解讀。本書分為文獻和理論兩編。其中,文獻編對《中華大帝國史》不同版本和門多薩參考文獻進行了細緻考辨,基於西班牙語原著善典重新定義了門多薩建構的中國形象,並提出了「神聖東方主義」這一新的學術概念。本編還基於跨國文獻考據分析了門多薩在未曾實地考察中國的情況下如何對前人的史料進行改寫,從而建構了一種既神聖又理想化的中國形象。理論編則在中西交互性歷史語境和全球史的視域下並融合文化記憶理論,探討了這一新型的他者之中國形象在彼時歐洲被他者審視的合法化過程。

作者介紹
高博|責編:初艷紅|總主編:申丹
    高博,1982年生於北京,200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諸系,2008年在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獲得翻譯學方向碩士學位,2013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獲得口譯研究方向博士學位,自2013年至今一直就職于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現任助理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西比較文學、比較文化、翻譯研究。在《文史哲》《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天津社會科學》《圖書館雜誌》《文化雜誌》《跨文化對話》等中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6世紀歐洲視城下的《中華大帝國史》與中國形象研究」(19BWW012)。

目錄
第一編  文獻部分:重新定義門多薩的中國形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華大帝國史》的學術價值
    第二節  《中華大帝國史》研究中的四大議題
      一、重新界定門多薩的想象邊界
      二、鉤沉他者的文化濾鏡:門多薩的閱讀與閱讀門多薩
      三、《中華大帝國史》版本考辨:孰為原著善典?
      四、《中華大帝國史》的文化輻射力
      五、《中華大帝國史》研究中的遺留問題
    第三節  本書展開研究的學術視域與方法論
  第二章  《中華大帝國史》出版史:孰為善典?
    第一節  《中華大帝國史》的西班牙語本考辨
      一、《中華大帝國史》的古典西班牙語本考辨
      二、《中華大帝國史》的現當代西班牙語本考辨
    第二節  《中華大帝國史》英譯本考辨
    第三節  《中華大帝國史》中譯本考辨
  第三章  重新界定門多薩想象與記憶的邊界
    第一節  「意識形態」概念在學術史中的流變
    第二節  為「烏托邦」正名:空想主義還是想象中的伊甸園?
    第三節  異國形象類型學設想:在烏托邦和意識形態兩極之間
    第四節  重新定義門多薩的中國形象
  第四章  晚明器物世界在「他者」視域下的轉義與再現
    第一節  他者凝視下的平民社會:富饒宜居的異邦樂土
      一、晚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理想化再現
      二、晚明沿海市鎮生活在他者視域下的烏托邦式重寫
    第二節  理想化重構的背後:「萬曆中興」在他者視域下的詩性再現
      一、晚明烏托邦想象與資本全球化進程的同構性
      二、「萬曆中興」在他者視域下的歷史折射
      三、門多薩對晚明市井生活的理想化改寫
    第三節  門多薩凝視下的官場奢風
      一、富麗堂皇的大明官邸
      二、豐盛的官方宴請
      三、慷慨的官方饋贈
    第四節  門多薩過度想象的背後:晚明奢風的詩性再現
  第五章  晚明政治生活在「他者」視域下的理想化再現
    第一節  門多薩凝視下的大明平民社會:別處的東方伊甸園
      一、完備的行業規則
      二、人性化的社會福利制度
      三、先進的城市治理水平
      四、嚴苛的戶籍制度
      五、先進的教育理念
    第二節  和諧平民社會的背後:大明社會制度的理想化再現
    第三節  門多薩想象中的大明吏治
      一、嚴苛的監察制度與政治清明的社會
      二、開明的科舉制與開放的社會上升通道
      三、大明官僚階層的另一面
    第四節  先進吏治想象的背後:對前文本的理想化改寫
    第五節  政治清明想象中的紀實性:「急吏緩民」政策的文學再現
  第六章  晚明精神世界在他者視域下的意識形態化再現
    第一節  門多薩的直接神聖化想象

      一、三頭神像中的神聖化想象
      二、聖托馬斯典故背後的神聖化想象
      三、觀音像與聖母像之間的同一化想象
      四、十二聖徒與中國先賢的同源想象
      五、門多薩對大明百姓的神聖化想象
    第二節  門多薩的間接神聖化想象
      一、虛構有待救贖的他者形象
      二、虛構祭拜魔鬼的他者形象
    第三節  關於第一編文獻部分考據的總結:虛構「物丰神空」的大明形象
第二編  理論部分:門多薩凝視下的中國形象在歐洲文化記憶中的合法化進程
  第七章  「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中的遺留問題
    第一節  「西方的中國形象」是否具有合法性?
    第二節  在「東方主義」「另一種東方主義」和「神聖東方主義」之間
    第三節  如何超越單向度的理論危機?
  第八章  文化記憶理論的本土化應用
    第一節  文化記憶理論的譜系學考古
    第二節  文化記憶的文學性與記憶文本
  第九章  神聖化的他者之中國形象在16世紀歐洲視域下的合法化進程
    第一節  被遺忘的微觀權力:約稿人和資助人對文本的隱形建構
    第二節  被忽視的宏觀權力語境:反宗教改革運動對文本的形塑性
  第十章  烏托邦式的中國形象在16世紀歐洲視域下的合法化進程
    第一節  共享的文化記憶:東方仰慕傳統的現時化再現
    第二節  共享的歷史編碼:資本全球化進程中的「白銀帝國」
    第三節  共享的思想史進程:現代性萌芽的南歐續寫
      一、伊拉斯謨和莫爾與16世紀歐洲的現代性進程
      二、門多薩理想化社會制度想象中的現代性
    第四節  在烏托邦和意識形態之間重構「另一種中國形象」
  第十一章  門多薩的「另一種中國形象」對歷史進程的建構性
    第一節  16世紀歐洲視域下的和平提議:《中華大帝國史》對中西關係進程的貢獻
    第二節  他者的「金蛇王權」想象:《中華大帝國史》對中西翻譯史進程的貢獻
    第三節  關於理論部分的總結:「另一種中國形象」的解構與重構
結論與討論
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