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視域下中國飲食文化的設計敘事研究/新思維新視點新力量設計叢書
內容大鋼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在全球化視域下,圍繞中國食物及其飲食文化在境外的產生髮展和設計敘事研究,既能展現中國飲食文化的全球化進程,也能折射出中國飲食文化在跨文化背景下的多樣化發展和本地化適應過程。本書立足於跨學科視角,探討全球化視域下德國境內的中餐廳歷史發展與設計現狀、德國中餐廳的「原真性建構」設計敘事現象,可充當一面社會歷史之鏡,折射出中國飲食文化在跨地域背景下的發展、適應、融合和改變的過程,是代表「中國」的食物和飲食文化不斷與德國當地飲食文化之間尋求平衡和博弈的結果,這使得德國中餐廳的服務成為集合了包容和創新的整體藝術。
本書的設計實踐部分「新楚式餐桌文化的系統設計敘事」,旨在通過全球本地化的系統設計敘事方法,完成從「符號敘事」到「精神敘事」的設計轉譯,助力跨文化背景下飲食新式多樣性的形成。在擴充中國飲食文化全球化研究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全球化下的設計史理論研究成果,並同時為跨文化設計實踐領域提供參考借鑒。
作者介紹
程文婷|責編:李彥玲
程文婷
博士、副教授、院長助理
2017年獲德國國立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 Universitat Weimar)藝術設計學博士學位;德國設計史協會(GfDg)會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科協海智特聘專家計劃。研究方向:跨文化設計研究、城市微出行設計研究。
目錄
引言 「鏡花水月」——德國的中國飲食文化
第1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飲食文化
1.1 研究對象:德國「中餐廳」——跨文化碰撞和交互的微縮空間
1.2 研究理論基礎:全球化研究的文化概念述評
1.2.1 「多元文化主義」與「跨文化主義」
1.2.2 「全球本地化」與「跨地方」
1.2.3 文化「超多樣性」與「被發明的傳統」
1.2.4 全球化設計案例:一種「新式多樣性」的產生
1.3 食物設計研究述評
1.4 研究結構和意義:全球本地化下新楚式餐桌文化的系統設計敘事
第2章 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國飲食文化及其設計敘事研究
2.1 「記憶所在之地」與「異國文化想象」——20世紀德國中餐廳的歷史發展
2.1.1 中國移民與德國早期中餐廳
2.1.2 「China-Restaurant」和「中國風」設計
2.1.3 大眾消費的「飲食劇院」
2.1.4 電影「King Bao Huhn」(宮保雞丁)和「Sushi in Suhl」(蘇爾的壽司)
2.2 當代德國中餐廳的設計敘事類型學研究
2.2.1 德國中餐廳:完整的「原真性建構」設計敘事
2.2.2 德國中餐廳:田野調查
2.2.3 設計敘事類型研究1——「忠於自我型」中餐廳
2.2.4 設計敘事類型研究2——中國餐廳的「偽假模仿」
2.2.5 設計敘事類型研究3——從「香港吧」到「新式」中餐廳
第3章 區域文化VS全球化——以楚文化為例的區域飲食文化與設計敘事研究
3.1 楚文化——作為一種非固定的傳統存在
3.1.1 歷史中的楚國
3.1.2 發展中的楚文化
3.2 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楚飲食文化研究
3.2.1 楚國的宮廷飲食
3.2.2 楚宮廷的飲食器皿與傢具
3.2.3 楚建築及其思想
3.2.4 楚宮廷宴會的飲食禮儀
3.3 全球化背景下基於「楚文化」的藝術設計敘事
3.3.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業」
3.3.2 楚文化符號的敘事設計
3.3.3 楚文化傳統藝術與工藝的重構設計
3.3.4 楚文化社會習俗的轉譯設計——現代舞「九歌」
3.3.5 「楚菜」及其飲食設計現狀分析
3.4 基於區域文化的全球本地化系統設計敘事框架
第4章 全球本地化下新楚式餐桌文化的系統設計敘事實踐——從「符號敘事」到「精神敘事」
4.1 設計目標、方法與流程
4.1.1 設計目標
4.1.2 設計方法與流程
4.2 新楚式餐桌文化的設計敘事
4.3 新楚式餐廳的建築和空間設計概念
4.3.1 建築設計概念
4.3.2 整體建築設計
4.3.3 兩個餐室和內院設計
4.3.4 餐廳的室內設計
4.4 新楚式餐廳的飲食過程與系列餐具設計
4.4.1 新楚式飲食過程的設計
4.4.2 系列餐具設計
4.5 新楚式菜譜設計
4.6 設計實踐總結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