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美學建構與文化想象/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碩士論文選集

  • 作者:編者:黃欣//李九如|責編:王寧
  • 出版社:中國電影
  • ISBN:978710605570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4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聚焦于北歐電影導演、日本當代電影、法國巴黎城市電影等方面,以超現實主義、暴力美學、精神分析等新的理論視角來詮釋當代電影出現的一些尚未進行理論梳理和總結的研究現象。在傳統電影學理論研究框架下,融合文化研究、電影美學等方面,打通電影創作和電影理論之間的藩籬,體現了電影學院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作者介紹
編者:黃欣//李九如|責編:王寧

目錄
第一章  超現實主義電影中的話語機制與主體生產
  第一節  隱喻與矛盾:現實主義電影中的影像符號
    一、超現實主義與自動創作
    二、自動創作與隱喻的符號言說
    三、影像符號的矛盾組合及其美學
  第二節  在夢與現實之間: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時空觀念
    一、從超現實主義繪畫空間到超現實主義電影空間
    二、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時空呈現
    三、夢與現實:時空界限的消弭
  第三節  分裂與反抗:超現實主義電影的慾望敘事
    一、慾望在超現實主義中的意義
    二、慾望的客體缺失與自我分裂
    三、慾望釋放與面向他者的反抗
  結語
  參考資料
第二章  論當代電影創作中的「暴力美學」
  第一節  正本篇:電影中的暴力和「暴力美學」的本質
    一、電影中的暴力和「暴力美學」
    二、電影中暴力敘述和「暴力美學」形成的心理機制、文化機制和社會機制
    三、從藝術創作本體看「暴力美學」的意義
  第二節  清源篇:從電影中的暴力到「暴力美學」的歷史溯源
    一、「暴力美學」產生以前電影對暴力表現的簡單回顧
    二、「暴力美學」的醞釀期:暴力風格化從不自覺到自覺的時期
    三、「暴力美學」風格的正式形成
  第三節  風格篇:從吳宇森、北野武、昆汀·塔倫蒂諾的比較看「暴力美學」的不同表現形式
    一、總體風格概述
    二、迥異的死亡意識
    三、暴力邏輯之比較
  結語
  參考資料
第三章  精神分析視域下銀幕內外女性慾望主體的建構——以日本新浪潮導演增村保造作品為例
  第一節  「慾望主體」的方法論源頭
    一、慾望主體:來自「大他者」的桎梏
    二、女性書寫:身體能指與原樂僭越
  第二節  增村保造和「女性慾望主體」文本
    一、愛情片作為闡釋文本
    二、承前啟后的歷史僭越
  第三節  銀幕外女性「慾望主體」的認同
    一、慾望源頭:視覺快感和窺淫機制
    二、觀眾認同:假面裝扮和幻想投射
  結語
  參考資料
第四章  科幻電影之「機械人類」形象研究與文化分析
  第一節  「機械人類」的歷史梳理
    一、「機械人類」在其他媒介的概況
    二、電影中「機械人類」的發展歷程
    三、科幻電影中「機械人類」的進化歷程
  第二節  「機械人類」銀幕形象的演變
    一、人形「機械人類」的銀幕模板
    二、顛覆傳統的「機械人類」

    三、探索自由形態的「機械人類」
  第三節  「機械人類」創作的文化分析
    一、人類創造「機械人類」的初衷
    二、人類與「機械人類」關係的思考
  結語
  參考資料
第五章  巴黎城市電影嬗變及電影意象文化研究
  第一節  巴黎的歷史沿革與文化想象
    一、19世紀初期的巴黎
    二、19世紀下半葉的巴黎大改造
    三、巴黎的文化圖景
  第二節  巴黎城市電影的嬗變
    一、從詩意現實主義到法國新浪潮
    二、巴黎影像的喜劇與青春
    三、巴黎城市電影的新轉身
  第三節  21世紀巴黎城市電影意象
    一、巴黎影像的城市空問表達
    二、巴黎影像中的「親密性」
    三、巴黎影像中隱蔽的「群體」以及被「懸置」的文化空間
結語
參考資料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